[实用新型]一种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277.9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萍;杜树莹;吴昭彪;田文亮;刘定平;冯平;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河北省纤维检验局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测试天然毛绒纤维的断裂强度及伸长率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夹持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纺织行业生产和开发中涉及的纤维检验也大幅增加。由于自然生长的动物毛绒纤维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单纤维强力的变异系数在30%以上,因此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行的标准是:对于天然纤维(特别是羊毛和毛束花)最常用的断裂强力试验方法是束纤维法。
在测试过程中,要求被夹紧的测试材料在夹持器中不打滑、不夹伤才能测试出正确的数据。目前对于天然毛绒纤维的断裂强度及伸长率检测一般采用电子单纤维强力机。该种强力机上使用的夹持器由于钳口处的夹持面相对固定,因此对测试材料的规则性要求较高,如果夹持力过小时,由于夹持面的相对固定,因此造成部分测试材料打滑、脱离;如果夹持力过大时,则会造成部分测试材料易被夹断,因而现有的夹持器不能适用于束纤维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范围广、夹持效果好的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夹持器,包括定钳和动钳,定钳和动钳的中部采用销轴相连,定钳和动钳的前部分别设有对应设置的静钳口和动钳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钳口上与静钳口的相对面处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与动钳口活动相连;所述定钳的后部嵌置有相对于动钳设置的与气源相连的气缸,该气缸与销轴前侧设置的用于连接定钳和动钳的弹性机构分别位于销轴的两侧。
所述活动块的夹持面处设有弹性缓冲层。
所述的静钳口上相对于活动块的夹持面处设有嵌置的防滑块,防滑块的夹持面上设有防滑纹且防滑块通过螺钉固定在静钳口上。
所述定钳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固定相连的连接件,连接件位于静钳口的背侧。
所述的弹性机构采用弹簧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通过活动块、弹性缓冲层和防滑块以及气缸和弹性机构的设置,使其适用不同外形材料的检测需求,夹持稳定且夹持材料难以脱离、不易夹断,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范围广、夹持效果好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钳;2—动钳;3—销轴;4—静钳口;5—动钳口;6—活动块;7—弹性机构;8—弹性缓冲层;9—防滑块;1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夹持器,包括定钳1和动钳2,定钳1和动钳2的中部采用销轴3相连,定钳1和动钳2的前部分别设有对应设置的静钳口4和动钳口5,为适用不同外形材料的检测需求,在动钳口5上与静钳口4的相对面处设有活动块6,该活动块6与动钳口5活动相连便于更换,同时为加强夹持面的弹性,在活动块6的夹持面处设有弹性缓冲层8且在静钳口4上相对于活动块6的夹持面处设有嵌置的防滑块9,防滑块9的夹持面上设有防滑纹,同时防滑块9通过螺钉固定在静钳口4上以当防滑块9损坏时及时更换。为加强该夹持器的可操作性,在定钳1的后部嵌置有相对于动钳2设置的与气源相连的气缸,该气缸与销轴3前侧设置的用于连接定钳1和动钳2的弹性机构7分别位于销轴3的两侧,该弹性机构7采用弹簧制成。另外为方便该夹持器的安装固定,在定钳1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固定相连的连接件10,连接件10位于静钳口4的背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即可单独使用亦可成对使用。单独使用时,该夹持器用以夹持检测材料作为活动机构设置在电子单纤维强力机作上下运动;成对使用时,一个夹持器作为定夹持器固定在电子单纤维强力机的固定结构上,一个夹持器作为动夹持器固定在电子单纤维强力机的活动结构上且两个夹持器上下相对设置在电子单纤维强力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通过活动块6、弹性缓冲层8和防滑块9以及气缸和弹性机构7的设置,使其适用不同外形材料的检测需求,夹持稳定且夹持材料难以脱离、不易夹断,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范围广、夹持效果好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河北省纤维检验局,未经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河北省纤维检验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