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统一限位基准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106.4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涌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建冠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桃园市(330)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统一 限位 基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统一限位基准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及信息产品的应用也愈趋普及, 电脑系统及其相关周边产业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电脑的大量普及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由网络可以快速的获取所需的资料,更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电脑网络的发展提供人类更为便捷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因此,现今的网际网络持续的快速发展,而应用网络来传递的技术也越来越进步。仅由数台电脑或设备所集中组成的电脑系统已经不敷使用。一般公司所使用的电脑系统,己不再仅仅由数台电脑所集中而组成,而是由分散于不同地方的电脑或设备,经由网络所连结而组成,以提供各种业务处理与信息查询的服务。而一般的使用者的个人电脑,或者是笔记型电脑,乃至于掌上型电脑,也都具备有上网的功能与接口。
这些经由网络互相连接的电脑设备,大部分均需使用连接器(Connector)来与网络或者相关的电子设备进行连接。传统上用来与网络相关设备相连接的连接器,一般均采用RJ-45的连接座(Jack)与连接头(Plug)进行耦合。而标准RJ-45的连接座与连接头必须具备有相互交换的能力,因此,其外观尺寸与内部连接尺寸均有一定的要求。
现有连接器的支撑板是以单个电气模组的接线端子为基准设计的,连接器的制造商将用于固定LED端子的限位孔和用于固定输入端子的限位孔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组件(支撑板)上,这样,不同的支撑板采用的基准各不相同,在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中,多块组装件在套装于电接端子之后,并未设置统一基准的限位装置,因而每块组装件所示基准也不同,在组装的时候会造成组装误差,相邻的组件之间容易产生裂缝,严重影响了电连接器的组装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固定LED模组的电接端子的限位孔和用于固定电气模组的电接端子的限位孔设置于同一限位基板上的统一限位基准的电连接器,有效提高了电连接器组装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统一限位基准的电连接器,包括外罩本体、电气模组和LED模组,电气模组和LED模组均设置于外罩本体内,电气模组的电接端子和LED模组的电接端子均从下方伸出,所述外罩本体的下方装设有限位基板,该限位基板开设有多个限位孔,该多个限位孔的位置与电接端子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电接端子穿过限位孔。
其中,所述限位孔的上部入口处开设有引入倒角。
其中,所述限位基板下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锁扣立柱。
其中,所述锁扣立柱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基板下表面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下端开设有分隔槽,位于分隔槽一侧的圆柱体外壁设置有弧形凸扣。
其中,所述电气模组的数量为六组,该六组电气模组并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统一限位基准的电连接器,用于固定LED模组的电接端子的限位孔和用于固定电气模组的电接端子的限位孔的位置均采用同一校对标准,并将用于固定LED模组的电接端子的限位孔和用于固定电气模组的电接端子的限位孔均设置于同一限位基板上,限位孔与电接端子一一对应,消除了因为基准不同而导致电连接器组装时误差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减小提高了电连接器在组装时的加工误差,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统一限位基准的电连接器,包括外罩本体1、电气模组9和LED模组2,电气模组9和LED模组2均设置于外罩本体1内,电气模组9的数量为至少四组,电气模组9的电接端子和LED模组2的电接端子均从下方伸出,所述外罩本体1的下方装设有限位基板3,该限位基板3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该多个限位孔4的位置与电接端子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电接端子穿过限位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涌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建冠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涌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建冠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