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水冷热管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404.1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瞿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红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水冷 热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一体式水冷热管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管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壳内工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热管技术开始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领域,我国自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对热管进行研究,自80年代以来相继开发了热管气-气换热器、热管气-水换热器、热管余热锅炉、热管蒸汽发生器、热管热风炉等各类热管产品。以热管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炼油、锅炉、陶瓷、交通、轻纺、机械等行业中,作为废热回收和工艺过程中热能利用的节能设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大都采用的是风冷式热管制冷系统,该系统存在如下缺点,1)相对于水冷式的能效比低,2)安装条件受限制,风冷式热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因为需要自然冷风而必须要安装在室外,蒸发器必须安装在室内,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能过长,过长会严重影响设备制冷能力,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
方便、成本较低的一体式水冷热管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采用水冷式,能效比相对于风冷式要高,并且安装条件不受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式水冷热管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机箱,机箱上设置有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箱内的气化单元和液化单元,所述气化单元与液化单元在机箱内形成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气化单元包括蒸发器、气管和冷凝器,设置于机箱底部的蒸发器通过气管与机箱顶部的冷凝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液化单元包括冷凝器、液管和蒸发器,设置于机箱顶部的冷凝器通过液管与机箱底部的蒸发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蒸发器设置为微通道铝翅片换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冷凝器设置为钎焊板式换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的数量至少是一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该换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
低;2)该换热装置采用水冷式,能效比相对于风冷式要高,提升了节电率,节省了更多的电费;3)该换热装置采用蒸发器和冷凝器一体式设计,安装条件不受限制,使用场合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风机,3、微通道铝翅片换热器,4、钎焊板式换热器,5、气管,6、液管,7、室外冷水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体式水冷热管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上设置有风机2,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箱1内的气化单元和液化单元,所述气化单元与液化单元在机箱内形成循环,实现换热目的。
实施例2: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气化单元包括蒸发器、气管5和冷凝器,设置于机箱1底部的蒸发器通过气管5与与机箱1顶部的冷凝器连接。
管路内充注冷媒、冷媒可以选择R22、R134、R407C、R410A等。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液化单元包括冷凝器、液管6和蒸发器,设置于机箱1顶部的冷凝器通过液管6与机箱1底部的蒸发器连接。冷凝器外接室外冷水源7,冷却水源可以来自于冷却塔、冷水机、地源、自然水源等。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蒸发器设置为微通道铝翅片换热器。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冷凝器设置为钎焊板式换热器。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的数量至少是一个。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红,未经瞿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纺织纬线捻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水阀按键脱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