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520.1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洪光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彰茂航汽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型织带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高空活动或作业人员的安全,高空作业人员身上通常佩戴有安全绳装置,而在安全绳上通常佩戴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上常使用一种Y型织带。当使用者在高处作业如建筑、电梯维修、造船等时,不慎往下掉落时,缓冲器的Y型织带会撕开吸收冲击力量,以减小再往下掉落的重力速度,达到缓冲作用,从而对使用者产生安全保护功效。以往的Y型织带因编织方法的原因,当与束缚于人体腰际位置的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因Y型织带受力时是约90一度的扭力方式,而不是我们直接呈约0度的撕开拉扯力,很容易造成Y型织带单边受力而直接扭断,从而无法确实吸收冲击力量而起到缓冲作用,故无法做到确保防护使用者的功效。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防止Y型织带单边受力而直接扭断的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包括外层织带、Y织带、护套;所述外层织带与Y织带车缝后折叠于所述护套内部,其两端伸出护套部分与连接器相连;所述Y织带的双层织带使用缝线编织在一起;所述Y织带分叉处的单层织带采用经纬纱结构编织而成, 其经线分为两种,第一种经线与纬线之间一上一下编织,(即每次第一种经线向上弯折包裹一个纬线,每次向下弯折包裹一个纬线),第二种经线与纬线之间三上一下编织(即每次第二种经线向上弯折包裹三个纬线,每次向下弯折包裹一个纬线),每两根第一种经线之间间隔有两根错位的第二种经线。
作为优选,所述Y织带的双层织带,每根缝线与所述Y织带纬线之间采用两上两下的方式编织在一起(即每次缝线向上弯折包裹每边Y织带的两个纬线,每次向下弯折包裹每边Y织带的两个纬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通常用来与束缚于人体腰际位置的安全带配合使用;通过Y织带的新型编织方法,在高空作业人员坠落时,Y织带呈约0度的撕开拉扯力,避免了Y织带单边受力,可以更好的吸收冲击力量而起到缓冲作用,更好的防止使用者摔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收折状态的侧面图。
图2是Y织带分叉处的单层织带的编织示意图。
图3是为Y织带立体示意图。
图4是Y织带受力后撕开的示意图。
图5是Y织带的双层织带使用缝线编织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实施例所示,本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包括外层织带1、Y织带2、 护套3;外层织带1与所述Y织带2车缝后折叠于所述护套3内部,其两端伸出护套的部分与连接器相连;所述Y织带2的双层织带4使用缝线编织在一起。如图2所示,所述Y织带2分叉处的单层织带采用经纬结构编织而成,纵向为经线21、22、23,横向为纬线24,其中所述经线21、22、23分为两种,第一种经线21与纬线24之间一上一下编织(即每次第一种经线21向上弯折包裹一个纬线24,每次向下弯折包裹一个纬线24),第二种经线22、23与纬线24之间三上一下编织(即每次第二种经线22、23向上弯折包裹三个纬线24,每次向下弯折包裹一个纬线24),每两根第一种经线21之间间隔有两根错位的第二种经线22、23。
该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通常用来与束缚于人体腰际位置的安全带配合使用;所述护套3固定在缠绕人身的安全带上,所述外层织带1两端上的两个连接头,一个通过织带与连接器与固定物相连,一个与安全带固定,所述Y织带2未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在高空作业人员坠落时,所述Y织带2的撕裂处4会被撕裂;如图4所示,Y织带2双层织带4的缝线会被不停的扯断,从而抵消了高空作业人员坠落时的冲击力量。本Y织带的新型编织方法,使Y织带呈约0度的撕开拉扯力,避免了Y织带单边受力,可以更好的吸收冲击力量而起到缓冲作用,更好的防止使用者摔伤。
如图5所示,所述Y织带的双层织带4,每根缝线5与所述Y织带纬线24之间采用两上两下的方式车缝(即每次缝线5向上弯折包裹每边Y织带2的两个纬线24,每次向下弯折包裹每边Y织带2的两个纬线24)。这种缝线5有效的保证了Y织带2两边的贴合,提高了撕裂时消耗的冲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彰茂航汽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彰茂航汽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