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凝胶打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983.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1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魏守辉;张朝贤;黄红娟;黄兆峰;陈景超;陈小奇;刘纯;陈金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6F1/00 | 分类号: | B26F1/00;B26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打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生理科学和医学实验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凝胶打孔器。
背景技术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种子内酶活性及医学抗原的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种子样品中相关酶的含量,同样可对医学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各种补体成分的含量,敏感性很高。试验时将适量稀释后的抗体与等量琼脂混匀,浇注成板,凝固后,通过凝胶打孔器在板上打孔,传统的凝胶打孔器构造由不同孔径的孔刀和底座连接而成。将打孔器与凝胶接触旋转,可产生不同直径的凝胶孔,由于凝胶仍留在凝胶孔中,需借助真空泵或者挑针将孔中凝胶移除,操作不便,效率较低,且移除后孔径易受操作影响变大,在凝胶扩散法中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凝胶打孔器,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凝胶打孔器,包括孔刀,所述孔刀具有不同尺寸的多种型号,所述孔刀上端设有孔管,所述孔管上端紧套有真空吸头,所述孔管上端位于真空吸头内部设有凝胶回收装置,所述孔刀、孔管和凝胶回收装置内均设有吸胶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孔刀通过可拆卸接口连接孔管。所述真空吸头为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凝胶回收装置为圆台柱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不仅可实现对凝胶打孔,而且能同时将滞留在凝胶孔中的凝胶一并移除,打孔与移除凝胶同步完成。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凝胶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孔刀;2、孔管;3、真空吸头;4、凝胶回收装置;5、可拆卸接口;6、吸胶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凝胶打孔器,包括孔刀1,所述孔刀1上端设有孔管2,所述孔管2上端紧套有真空吸头3,所述孔管2上端位于真空吸头3内部设有凝胶回收装置4,所述孔刀1、孔管2和凝胶回收装置4内均设有吸胶通孔6。所述孔刀1通过可拆卸接口5连接孔管2。所述真空吸头3为弹性体。所述凝胶回收装置4为圆台柱状结构。
制造时,优选真空吸头3内空腔的体积是孔刀1内和孔管2内吸胶通孔6的体积之和的两倍以上,这样在使用时,确保被孔刀1切除的凝胶能顺利迅速的吸入到真空吸头3内,而吸入的凝胶由于被凝胶回收装置4的圆台挡住,从而留在了真空吸头3内,当真空吸头3内的凝胶较满时,可以卸下真空吸头3将其倒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叶片离心送风机
- 下一篇:一种带纠偏功能的卷烟纸在线剖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