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齿机工作台防渗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342.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可城;沈锡昆;王志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4B41/0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工 作台防 渗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齿机,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冷却液渗入床身内部的磨齿机工作台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磨齿机是利用砂轮作为磨具加工圆柱齿轮或某些齿轮加工刀具齿面的齿轮加工机床,其中,磨齿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台,转台转动设置在一相对固定的基座上。在磨齿机工作过程中,为了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需要不停地加以冷却液,以此将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多余热量带走,为了防止冷却液渗漏至磨齿机内部,参见附图1所示,通常在转台1和基座2之间设置一密封圈3,且密封圈3与转台1外周面固定连接,以将转台1和基座2之间的缝隙封堵,从而阻止冷却液从转台1和基座2之间的缝隙渗入磨齿机内部。但是,经过转台的长期运转,密封圈3与基座2的接触面被磨损,冷却液以及冷却液中所含的微粒渗入密封圈3与基座2之间的间隙内,造成密封圈3与基座2之间的间隙增大,更多的冷却液渗入密封圈3和基座2之间,再进一步渗入转台1和基座2之间,冷却液中所含的微粒研磨损坏转台和基座,使得转台1和基座2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磨损越来越严重,冷却液经过所述缝隙泄露至磨齿机床身内部,并溢出床身,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冷却液还进入导轨面,引起工作台进给时发出异响。于是,如何解决冷却液通过转台和基座之间的缝隙渗入磨齿机床身内部的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冷却液渗入磨齿机床身内部的磨齿机工作台防渗漏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齿机工作台防渗漏结构,所述磨齿机工作台主要由一转台和相对水平固定的基座组成,所述转台通过一竖直布置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对应于转台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凸台,该凸台沿所述转台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台肩面和第二台肩面,且第一台肩面高于第二台肩面;
所述转台的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导流环,该导流环沿其周向为等截面结构,在该等截面结构的截面上,导流环包括一第一导流部和一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转台的外周面之间密封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部的下端连接,第二导流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台肩面以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流部的端部位于第一台肩面和第二台肩面之间。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流部的端部与第二台肩面之间间隔布置,其间隙为1~2毫米。
3、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台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一密封圈,该密封圈的内周面与转台的外周面贴合,密封圈的下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台肩面。
4、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圈V型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台外周面上设置一导流环,当冷却液自上而下注入时,由于导流环的第一导流部与转台外周面之间是密封并固定连接的,故冷却液不会从第一导流部和转台外周面之间渗入,而是从第一导流部外侧流出,由于第一导流部下端又连接有第二导流部,于是冷却液便从第一导流部流向第二导流部,由于第二导流部的端部位于第一台肩面下方,所以从第二导流部流出的冷却液直接排向第二台肩面,第二台肩面低于第一台肩面,有效阻止了冷却液从第一台肩面和密封圈之间以及转台和基座之间渗入磨齿机床身内,确保即使密封圈磨损,冷却液也不会渗入床身内部,排除了进给异响和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磨齿机工作台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变化形式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变化形式的剖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转台;2、基座;3、密封圈;4、第一导流部;5、水平段;6、竖直段;7、第一台肩面;8、第二台肩面;9、弧段;10、倾斜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磨齿机工作台防渗漏结构
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所述磨齿机工作台主要由一转台1和相对水平固定的基座2组成,所述转台1通过一竖直布置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2上。
所述基座2对应于转台1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凸台,该凸台沿所述转台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台肩面7和第二台肩面8,且第一台肩面7高于第二台肩面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