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038.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寒;刘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游富英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生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但是由氮磷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加剧对氮、磷的去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可见,污水处理的主要矛盾已由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转变为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我国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越来越高,特别提高了氮磷的标准,因此许多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需要升级改造,增加设施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则须按照新标准进行建设。对于脱氮除磷工艺,今后的发展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较高的氮磷去除率,而且要求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工艺控制调节灵活、投资运行费用节省。目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正向着这一简洁、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污水治理体系还没有区域化或综合化,各污染源处于分散治理状态,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等连续流生化处理工艺在处理水量较小、变幅大的污水时难以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发展高效、低耗、占地少的水处理工艺一直是废水处理领域的重要课题。生物一体化反应器技术因其自身优势以及近年来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日趋成熟而受到学术界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废水的处理。与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相比,这种新型反应器技术可减少工艺设备,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行成本,减少占地面积,已引起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
目前垂直分段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研究很少,现有的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多为在空间的水平分段,最主要的有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A-O法、A-A-O法、A-B法、各种氧化沟等外加二沉池出水;SBR法为时间分段,不同的时间反应池起到不同的作用;MSBR法为空间的分评分段和时间分段的混合,以改善时间分段的缺点,最后出水都离不开二沉池,即等待污泥沉降下去以后将上清液排出,往往因污泥沉降速度慢,而使二沉池的处理能力偏低,处理时间一般占整个水处理周期的二分之一。
垂直分段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以其污水处理时间短、节约用地、减少能耗、降低造价,同时保证高质量连续出水而被采用。
孙复华发明了一套垂直分段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该装置的底部形成一个倒锥形污泥分选旋流集泥坑,集泥坑中心有排泥口,生化池体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叠片滑滤出水井,曝气平面使生化池分段为厌氧、好氧、缺氧区,并形成垂直内循环,污水从曝气头和曝气管网下面厌氧污泥区域升至上面三相流好氧上升区域进行好氧曝气,又经环形阻挡漂浮物的裙板和虚拟的二次沉淀池的二相流静沉出水区进入叠片滑滤出水井或叠片滑滤出水堰,自井中心下部的出水口排出。
污水由底部水平切向射水使池底的倒锥面起旋流器的作用对污泥进行微观的分选,分选所需的水平旋转的动力来自于进水的功能,必要时,需加水下机械搅拌推进器,通常情况下,单靠进水的功能提供分选所需的水平旋转的动力是不够的,需要加水下机械搅拌推进器才能够保证水平旋转的动力;另外该工艺所采用的装置既设置了二次沉淀池,还设有环形阻挡漂浮物的裙板以及至少一个叠片滑滤出水井或叠片滑滤出水堰等,该装置造价较为昂贵、运行管理也较为复杂,直接制约了垂直分段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能够节约能耗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供气管、生化池体、设在生化池体上的出水口和污水进口,生化池体内底部形成一个倒锥形污泥分选旋流集泥坑,集泥坑中心设有排泥口,集泥坑上方分布有与污水进口连接的水平布水管和切向射水头,所述污水进口设在水平布水管和切向射水头的上方,生化池体上方的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一根升液管,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升液管的下方,其进气端探出生化池体外;生化池体自上而下分为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所述出水口设在好氧区的上方,生化池体内靠近出水口处设有挡板,挡板与池壁平行且沿生化池体的四周延伸,挡板的顶部高于池体上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中升液管的管间距、其高度以及截面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优选的,所述升液管的管间距为3m,升液管横截面积与生化池体的横截面积比为1:36,升液管的高度与生化池体的高度比为3:8。本实用新型中升液管的高度可根据污水的特点进行选择,当升液管的高度大时,可以插入生化池体较深处,此时处理COD能力强,当升液管的高度较小时,可以插入生化池体较浅处,此时处理NH4+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器杀菌装置
- 下一篇:电阻焊的焊接电流和焊点数实时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