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8623.4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夏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戴伦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陈淑章 |
地址: | 2014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流程 冷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制冷系统。特别是一种涉及壳管式冷凝器水路系统,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空调系统的机件,能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大部分的汽车置于水箱前方。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的装置。
目前水冷螺杆式制冷机组正常环境下使用,冷却水温度范围在19℃~33℃。当环境温度很低时,外循环的冷却水温也是很低。当冷却水进入壳管式冷凝器时,由于壳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温度较低造成制冷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通常的做法就是用电动调节阀和变频水泵来减小冷却水的流量进入壳管式换热器,但此种方法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制冷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管理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的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包括:第一壳管式冷凝器,所述第一壳管式冷凝器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与总进水管及总出水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总进水管之间设有第一阀门;第二壳管式冷凝器,所述第二壳管式冷凝器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总进水管及所述总出水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总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二阀门;以及连接阀,所述连接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及所述连接阀为蝶阀。
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使得常规冷水机组当环境温度非常低的时候,机组能保证正常运行,从而保证在流量不变的两流程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减小水流速,提高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当机组在转为的四流程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增大水流速,降低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可以使用较小的冷却水泵,成本更低,耗电更少,运行范围更广、使用区域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管式冷凝器 2-第一进水口 3-第一出水口
4-第一阀门 5-第二壳管式冷凝器 6-第二进水口
7-第二出水口 8-第二阀门 9-连接阀
10-总进水管 11-总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包括:第一壳管式冷凝器1,第一壳管式冷凝器1包括第一进水口2和第一出水口3,第一进水口2及第一出水口3分别与总进水管10及总出水管11连接,在第一进水口2与总进水管10之间设有第一阀门4;第二壳管式冷凝器5,第二壳管式冷凝器5包括第二进水口6和第二出水口7,第二进水口6及第二出水口7分别与总进水管10及总出水管11连接,在第二出水口7与总出水管11之间设有第二阀门8;以及连接阀9,连接阀9连接在第一进水口2与第二出水口7之间。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8及连接阀9为蝶阀。
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使得常规冷水机组当环境温度非常低的时候,机组能保证正常运行,从而保证在流量不变的两流程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减小水流速,提高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当机组在转为的四流程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增大水流速,降低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本实用新型可变水侧流程的冷水机组可以使用较小的冷却水泵,成本更低,耗电更少,运行范围更广、使用区域更广。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戴伦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戴伦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8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