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施工围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8512.3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优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G08B13/19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施工 围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栏,尤其是一种新型施工围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时,一般采用环绕几根固定杆设置一圈隔离带组成的围栏,起到提示隔离的作用,却无法实现主动防范预警的功能。一旦有其他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或者作业区域里的作业人员越过隔离带,将无法及时发现和预警,因此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及时发现越界人员以及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并预警的新型施工围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施工围栏装置,包括环绕施工场地分布的一根安全通道杆和多根隔离杆及用于安全管理的监控平台,在所述的安全通道杆一侧的一根所述的隔离杆和所述的安全通道杆之间设置有出入口,所述的安全通道杆与所述的安全通道杆另一侧的一根所述的隔离杆之间及多根所述的隔离杆两两之间连接有隔离带,所述的安全通道杆上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来精准识别出入人员持卡情况的RFID(射频识别)模块、身份报警器、无线接收模块、用于传输信息的GSM通信模块、第一自检预警模块和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有无人员出入的第一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的隔离杆上设置有第二电源模块、用于监测有无人员越界的第二红外感应模块、越界报警器、无线发送模块、第二自检预警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的RFID模块、所述的第一自检预警模块、所述的身份报警器、所述的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的第一红外感应模块均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的GSM通信模块向监控平台传输信息,所述的第二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的越界报警器和所述的第二自检模块均与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所述的无线发送模块向所述的无线接收模块发送信息。
所述的安全通道杆上还包括用于定位的GPS模块,所述的GPS模块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的身份报警器为身份报警喇叭。
所述的越界报警器为越界报警喇叭。
所述的第一自检预警模块包括第一故障检测模块和第一电量预警模块,所述的第一故障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的控制模块上,所述的第一电量预警模块包括第一电量显示模块、第一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和第一电量报警器,所述的第一电量显示模块、所述的第一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的第一电量报警器均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的第一电量报警器为第一电量报警LED灯。
所述的第二自检预警模块包括第二故障报警模块和第二电量预警模块,所述的第二电量预警模块包括第二电量显示模块、第二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和第二电量报警器,所述的第二电量显示模块、所述的第二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的第二电量报警器均与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相连。
所述的第二电量报警器为第二电量报警LED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硬件设备能够做到实时精确监测作业区域人员出入,及时发出现场报警,并精准定位当前硬件设备的位置。以上信息都能实时传送给监控平台进行记录,当有违规越界事件发生时监控平台也会第一时间向平台管理员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其到现场进行情况核对。
该产品通过软硬件相结合,更好的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保护机制来确保作业人员在规定的作业区域内作业,避免因为疏忽越界;同时有效地防范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和第一电量预警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GSM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GPS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处理模块和第二电量预警模块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无线发送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优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优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8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能家用小夜灯
- 下一篇:一种风光互补交通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