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外套橡胶球铰的缩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198.7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钟胜红;钟锋;高振忠;崔泽龙;翁芳馨;刘中用;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0 | 分类号: | B29C6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外套 橡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球铰的缩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外套橡胶球铰缩径设备,属于金属橡胶结合类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整体式外套橡胶球铰是一种由金属与橡胶加热硫化结合后形成的零部件。球铰产品在硫化过程中,由于加热存在一定的热收缩,在硫化完成后,冷却下来时橡胶层间存在间隙,抗拉强度不够,所以在硫化完成后需要对球铰进行压缩,施加预应力,使橡胶排列更致密,提高疲劳强度,延长球铰的使用寿命。
现在普遍应用的施加预应力的设备是压机,通过挤压来完成,被加工产品在压力的作用下挤过工装(工装尺寸比产品尺寸小)的孔洞,通过纵向拉伸与挤压的方式完成外径尺寸的加工和预应力的施加。上述设备在挤压的时候为了保证挤压的均匀性,被加工产品至少需要来回挤压两次,导致被加工产品表面容易出现刮痕,且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生产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外套橡胶球铰的缩径设备,该设备可以对橡胶球铰的加工一次成型,避免了多次挤压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且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整体式外套橡胶球铰的缩径设备,包括缩径模具,所述缩径模具包括用来施压的油缸,外模体和外套,所述外套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外模体内部,所述缩径模具还包括顶块,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油缸的活塞上,所述顶块上设置有承压板和用来放置被加工产品的定位块;所述的承压板上设置有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上设置有内,外模瓣,所述的内、外模瓣均分为锥形模瓣;在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外模瓣上设置有与导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行导槽,所述外模瓣通过第一滑行导槽可在导向块上来回滑动,所述外模瓣与外套的接触面是斜面。
优选的,所述内、外模瓣之间还设置有燕尾滑块以及在内、外模瓣之间开有与燕尾滑块相匹配的导槽,在所述承压板上还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设置在承压板上,另一端设置在外模体上,所述均分的外模瓣间设置有使其相互张开的撑开装置。
优选的,所述斜面的斜度为50至75度。
优选的,所述的锥形模瓣的锥角为30、36、45或60度。
优选的,所述的内、外模瓣均分为6、8、10或12块的锥形模瓣。
优选的,所述撑开装置为弹簧机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机构在外模瓣上分别分布上、下两套,在开模时,能使外模瓣均匀的被撑开。
优选的,所述内模瓣上设置有用来取内模瓣的螺栓孔,可用来更换内模瓣以适应产品尺寸大范围的调整需求。
优选地,可改变所述的调整垫片的厚度,从而调整外模瓣与外套之间的加压距离,实现产品尺寸小范围的调整。
上述缩径模具的上升、下降由油路系统施力实现。油路系统由一个主油缸和两个副油缸配以一个油路块组成。整个油路系统提供动力源完成由合模—缩径—开模的整套动作,并循环运行。所述的空载上升、下降动作由两个5T的副油缸实现,在缩紧施力段由50T主油缸实现,该动作的自动切换由自主设计的油路块配备位置传感器联动实现。上述油路系统的动作主要由设计的电控系统借助于PLC来实现控制。预先将一套控制程序导入PLC内,完成对外围继电器及油路块的动作控制,配以部分限位开关和时间计数器完成整个控制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设备可以对橡胶球铰的加工一次成型,避免了多次挤压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且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设备加工不同尺寸的产品,需要大范围调整产品尺寸时,可使用同一套外模瓣,只需重新换一个尺寸标准的内模瓣即可,降低了模具成本;为提高被加工产品的成功率,需要小范围调整缩径产品尺寸时,只需改变调整垫片的厚度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整体式外套橡胶球铰缩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1中外模瓣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1中一个锥形模瓣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1中一个锥形模瓣的侧视图;
图6是导向块正视图;
图7是导向块侧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中内模瓣俯视图;
图9是图8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燕尾滑块俯视图;
图11是燕尾滑块正视图;
图12是内外模瓣组装示意图;
图13是调整垫片俯视图;
图14是图11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2中内外模瓣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3中内外模瓣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4中内外模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