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用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478.6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翠云;孙飒;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翠云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析 病人 静脉 管用 敷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用敷贴,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深静脉置管以其简便、快捷、有效的特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而置管导管感染为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因此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在临床使用中,透析结束后,需要常规消毒置管周围皮肤及外管路,然后用一次性敷贴覆盖,但是由于置管导管的存在,敷贴粘好后与周围皮肤存在空隙,往往使粘好的敷贴翘起或脱落,增加了导管感染机会,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脱落且大大降低感染率的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用敷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敷贴本体由上、下两层多孔聚氨酯膜和夹在两多孔聚氨酯膜之间的吸收垫组成,下层多孔聚氨酯膜的下表面通过胶粘结层粘在离型材料层上,敷贴本体的中部开有深静脉置管穿入孔,沿深静脉置管穿入孔向敷贴本体的一边缘正中位置开有剪开缝。
透析结束后,先将深静脉置管周围皮肤及外管路进行常规消毒,然后除去敷贴本体下部的离型材料层,露出胶粘结层的胶面,之后将敷贴本体粘到深静脉置管的周围皮肤上,并确保深静脉置管的管头位于深静脉置管穿入孔中,从而使敷贴本体与皮肤紧密接触,也不易脱落,感染率大大降低。
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穿入孔的直径为1cm,便于深静脉置管的穿入。
所述的敷贴本体为矩形,矩形的四个角为圆角,从而防止粘在皮肤上的敷贴边缘翘起。
敷贴中采用多孔聚氨酯膜,临床应用时具有如下优良特性:透气性好,不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防止薄膜下水汽积聚,减少感染,为伤口愈合周围提供一个无菌环境;防水防菌,能够防止水、细菌及污垢侵入伤口,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游移,保证良好的愈合性;高弹性,能够顺应人体轮廓曲线贴敷,固定可靠。通过多孔聚氨酯膜可以将伤口中的血液、分泌物等快速引流到吸收垫,防止与伤口粘连,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用敷贴结构合理,通过设置深静脉置管穿入孔和剪开缝,能够确保敷贴本体与皮肤紧密接触,有效的防止敷贴与皮肤脱离甚至脱落,大大降低了感染率;敷贴本体的四个角为圆角,防止粘在皮肤上的敷贴边缘翘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上层多孔聚氨酯膜;2、下层多孔聚氨酯膜;3、吸收垫;4、深静脉置管穿入孔;5、胶粘结层;6、离型材料层;7、敷贴本体;8、剪开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7,敷贴本体7由上、下两层多孔聚氨酯膜1、2和夹在两多孔聚氨酯膜之间的吸收垫3组成,下层多孔聚氨酯膜2的下表面通过胶粘结层5粘在离型材料层6上,敷贴本体7的中部开有深静脉置管穿入孔4(直径为1cm),沿深静脉置管穿入孔4向敷贴本体7的一边缘正中位置开有剪开缝8。
本实用新型中,敷贴本体7为矩形,为了防止粘在皮肤上的敷贴边缘翘起,将矩形的四个角为圆角。
本敷贴中采用多孔聚氨酯膜,临床应用时具有如下优良特性:透气性好,不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防止薄膜下水汽积聚,减少感染,为伤口愈合周围提供一个无菌环境;防水防菌,能够防止水、细菌及污垢侵入伤口,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游移,保证良好的愈合性;高弹性,能够顺应人体轮廓曲线贴敷,固定可靠。通过多孔聚氨酯膜可以将伤口中的血液、分泌物等快速引流到吸收垫3,防止与伤口粘连,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使用过程:
透析结束后,先将深静脉置管周围皮肤及外管路进行常规消毒,然后除去敷贴本体7下部的离型材料层6,露出胶粘结层5的胶面,之后将敷贴本体7粘到深静脉置管的周围皮肤上,并确保深静脉置管的管头位于深静脉置管穿入孔4中,从而使敷贴本体7与皮肤紧密接触,有效的防止敷贴与皮肤脱离甚至脱落,大大降低了感染率。
目前,本敷贴已用于800余例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翠云,未经赵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胎口扩张器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机架独立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