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型护风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174.X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宝;李付祥;孔忠;程利君;于振华;王晓东;孟国玉;赵吉刚;信思勇;崔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7207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中冷却系统设备,尤其是载重汽车柴油机冷却系统用护风圈的零部件,具体是一种C型护风圈。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重型汽车所使用的环行风扇护风圈其结构复杂款式多样,性能良莠不齐,很多卡车装配的护风圈无法解决发动机热风的回风问题,在恶劣工况下易引起发动机水温高,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还有的护风圈装配调整困难,如果间隙调整不均匀的话,很容易造成风扇打护风圈,进而损坏水箱,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C型护风圈,有效解决经过发动机的热风的回风问题,提高风扇冷却风量并降低了风扇工作中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型护风圈,它包括设置在方形底板上的护风圈本体,护风圈本体为圆柱形空心结构的环圈,底板的两边间隔设置多个安装孔,所述护风圈本体包括有内圈和外圈的环形凹槽,护风圈本体的横截面呈C型;护风圈本体与底板之间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表面设置多个加强筋。
所述导流罩使底板与护风圈之间形成方形的聚风空腔,所述C型护风圈使圆柱形空心结构的环圈与风扇间隙均匀,有效解决经过发动机的热风的回风问题,以及风扇与护风圈干涉问题。
所述C型护风圈采用共聚型聚丙烯注塑而成,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同时对产品的低温冲击性能,耐应力、耐老化性能均有明显增强,提高了护风圈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底板的两边设置六个凸台,在每个凸台中心位置设置螺栓孔,通过六个M8螺栓固定在汽车散热器总成上,使护风圈可以随着水箱一同拆下,安装方式简单、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采用C型护风圈,可将C型护风圈固定在散热器总成上,再将环行风扇外环嵌入C型护风圈的C型口中,使护风圈与环形风扇间隙均匀,能提高风扇冷却风量并降低了风扇工作中的噪音,护风圈的C型结构能有效解决经过发动机的热风的回风问题,从而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和冷却能力,更好地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使用。也解决了由于冷却系统的效率低下导致发动机水温高,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护风罩直接安装在水箱上,结构简单牢固,热稳定性高,防止了由于整车抖动较大引起风扇与护风罩干涉,避免了风扇和散热器的损坏。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C型护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C型护风圈的C型结构与环行风扇外环装配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C型护风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流罩, 2—底板,3—护风圈本体,4—螺栓孔,5—环形风扇,6—水箱,7—上缓冲块, 8—水箱支架,9—下缓冲块,10—车架纵梁,11—外圈,12—环形凹槽,13—内圈,14—环形风扇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C型护风圈,是由导流罩1和护风圈底板2 及护风圈本体3构成,护风圈本体3为圆柱形空心结构的环圈,底板2的两边设置六个凸台,在每个凸台中心位置设置螺栓孔4。所述护风圈本体3包括有内圈13和外圈11的环形凹槽12,护风圈本体3的横截面呈C型,环形风扇外圈14装配好后位于护风圈外圈11和护风圈内圈13之间,使护风圈本体3与环形风扇5间隙均匀。护风圈本体3与底板2之间设有导流罩1,所述导流罩1表面设置多个加强筋。所述C型护风圈采用共聚型聚丙烯注塑而成。如图3所示,底板2通过六个M8螺栓固定在汽车的水箱6上,水箱6通过水箱支架8、上缓冲块7、下缓冲块9与车架纵梁10相连,使护风圈,水箱6,车架纵梁10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体。有效解决经过发动机的热风的回风问题,从而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和冷却能力。更好地保证了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卧式运行充水式潜水电机的止推轴承
- 下一篇:一种密集烤房用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