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用油净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5787.1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科过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净化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油净化处理系统,属于工业用油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净化系统,用于对油品进行净化,除去其中的水分和杂质。油净化系统包括加热系统、冷凝系统、过滤系统以及电控系统,其作用分别为:加热系统对油品进行加热,使油品中的水分汽化,从而将水分从油品中分离出来;冷凝系统对加热系统分离出的水蒸气进行冷凝,使其液化并集中排放;过滤系统对油品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电控系统系统对上述加热系统、冷凝系统和过滤系统进行控制。
目前在我国的工业用油净化处理系统中,主要是针对不同工业用油在使用过程中混入的水份、杂质进行处理,使油能达到不同设备的用油标准。处理水分的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对油品的加热和真空的方式进行分离,第二类是通过特殊材料的滤芯吸附水分;这两种处理方式中,第一类在产品的制造成本方面相对比第二类要高,但在后期的使用中,由于使用过的油品中水份含量不同,第二类的水份处理精度得不到完全保证,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综合比较,第一类处理水份的方式更能提高水份的处理精度以及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处理杂质的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使用滤芯滤除杂质,第二类是使用离心分离器滤除杂质,这两种处理方式中,由于滤芯材料的限制,离心分离器的过滤精度比滤芯的过滤精度相对更高。而现在国内用于处理工业用油的离心分离器主要依靠进口,这种进口的离心分离器结构复杂,维护极不方便,如果所有杂质都采用离心分离器,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结合以上实际情况,开发一套国内处理精度高、使用成本低的工业用油净化系统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用油净化处理系统,降低工业用油净化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业用油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加热系统、真空系统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系统包括粗过滤器、精过滤器和离心分离器;真空系统包括通过管线依次接连相通的真空罐、集水器和真空泵;粗过滤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线与加热系统连接相通,加热系统通过管线与真空罐的物料进口连接相通,真空罐的物料出口通过管线与进油泵的物料进口连接相通,进油泵的物料出口通过管线分别与精过滤器和离心分离器的物料进口连接相通。
上述加热系统为现有已知技术,主要是对工业用油进行加热处理,常用的加热系统通过过加热方式分为板式加热、管式加热、电加热以及蒸汽加热等。
为了使用方便以及产品的储存,在所述离心分离器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有油箱,油箱的物料出口通过管线与出油泵的物料进口连接相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集水器与真空罐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风冷冷凝器。
设置风冷冷凝器,对加热系统分离出的水蒸气进行冷凝。相对于自然冷却方式,高了冷凝系统的冷却效率,保证了及时冷却水蒸气,有效防止了水蒸气对真空泵造成的损坏;相对于循环水冷却方式,本实用新型以风冷冷凝器代替冷却水供给及循环设备,简化了冷凝系统的结构,减少了冷凝系统及整个油净化系统的空间占用量。另外,风冷冷凝器利用空气对水蒸气输送管道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大大减少了本实用新型对水的消耗,从而降低了净化成本。
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以及自动化程度,将所述粗过滤器的物料进口为两条进口管路,第一条为自动进物料管路,在自动进物料管路上安装有进油电磁阀;第二条为手动进物料管路,在手动进物料管路上安装有进油球阀,对应进油电磁阀、真空泵、进油泵和出油泵设置有自动控制的电控系统。
同上,进一步在所述进油泵与离心分离器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一自动控制球阀,第一自动控制球阀的控制盒通过控制线与电控系统连接。
同上,进一步所述进油泵与精过滤器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自动控制球阀,第二自动控制球阀的控制盒通过控制线与电控系统连接。
为了节约成本,进一步优选所述粗过滤器为筒式过滤器。
为了提高过滤精度,进一步优选所述精过滤器为板框压力过滤机。采用板框压力过滤机,在使用时滤纸在高压下不会变形,过滤效率不会降低,因此能实现更高精度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为了提高自动化操作程度,将所述电控系统通过控制线与加热系统的加热控制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科过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科过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5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