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干簧管的启动、充电复合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4926.9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H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干簧管 启动 充电 复合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干簧管的启动、充电复合电路。
背景技术
在海洋、荒漠、丛林等野外科考、探险、旅游等活动中,突发状况下的救援工作往往是争分夺秒的,如何有效提高救援效率,尤其是提高救援时导航到求救者所在位置的效率,在救援中尤其重要。可以随身携带,并在突发状况下以实时准确定位出发生突发状况时的位置坐标信息,同时将落水人员位置坐标信息发送给救援中心的便携式救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海洋、荒漠、丛林等野外科考、探险、旅游等突发状况下的紧急求救。
但是由于以上救生定位系统对于防水的要求非常高,而充电接口的设置将导致密防水等级大大降低,虽然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但因其成本高、效率低且充电距离较短,无法广泛地应用。因此目前现有的救生定位系统大多都不具备充电的功能,导致了该系统使用寿命短、应用成本高的缺点,极大的影响了救生定位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实现触水启动和充电功能的复合电路,使救生定位系统的触水开机触点同时具备连接充电设备为救生定位系统充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干簧管的启动、充电复合电路,包括触水铜柱TP1、触水铜柱TP2、PMOS管Q5、VCC、电池端、常开干簧管K1、三极管Q6、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输入输出端口GPIO。
所述触水铜柱TP1、TP2之间串联分压电阻R3。
所述PMOS管Q5有G、S、D三个端口。
所述PMOS管Q5的G端连接触水铜柱TP1、分压电阻R3及分压电阻R4的一端。
所述POMS管Q5的S端连接电池端及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
所述PMOS管Q的D端连接VCC。
所述电池端通过常开干簧管K1与触水铜柱TP1连通。
所述常开干簧管K1正常状态下保持断开,并可在磁性的作用下连通。
所述三极管Q6分别连接分压电阻R3、触水铜柱TP2及输入输出端口GPIO。
所述输入输出端口GPIO连接设备的MCU,并可在通电后保持高电平状态。
正常状态下常开干簧管K1断开,触水铜柱TP1、触水铜柱TP2接触到水时,PMOS管Q5的G、S两端之间有压差,使PMOS管Q5的D,S之间导通,VCC连到电池端,开始供电,三极管Q6导通,使输入输出端口GPIO为高电平,持续为整个系统供电工作。此时,三极管Q6处于导通状态,即使触水铜柱TP1和TP2与水脱离基础,电路也能正常处于导通,维持整个系统工作。
当需要进行充电时,干簧管K1通过在磁性的作用下导通,PMOS管Q5的G端和S端之间没有压差,使PMOS管Q5的D端和S端之间断开。VCC连接不到电池端没有电压,使设备停止工作。触水铜柱TP1与电池端联通,触水铜柱TP2接地,即可实现对设备充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簧管的启动、充电复合电路,在触水开机电路上添加一个干簧管,形成触水开机电路和充电电路复用的一个新型复合电路。使救生定位系统的触水开机触点同时具备连接充电设备为救生定位系统充电的功能,无需另外设置充电接口,因而不会影响救生定位系统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电路设置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不仅可应用于救生定位系统上,在其他对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均可获得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4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