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收笔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4302.7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菊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菊香 |
主分类号: | B43M99/00 | 分类号: | B43M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谢振龙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特别是一种自收笔筒。
背景技术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目前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现有的笔筒多为上开口中空结构,杂而错以毛笔之物,不失为雅趣,然在现代办公桌上,笔筒中杂乱而颜色各异的圆珠笔或者是水笔又稍显桌面杂乱了,不利于保持桌面清洁规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收笔筒,利用蛇形盘簧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卷轴,实现自动收敛到筒体内笔的半自动化功能功能,简单实用,有利于提高桌面的整洁程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包括筒体、卷轴、蛇形盘簧和笔盘,所述的卷轴活动设置在筒体内壁底部中心处,所述蛇形盘簧在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轴上,所述蛇形盘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筒体内壁,所述笔盘中心固定在卷轴上,所述的笔盘上设置有固定笔位。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通过收紧状态的蛇形盘簧为动力,驱动卷轴旋转并带动笔盘绕卷轴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收敛笔盘上笔到筒体内的功能,实现了笔筒的半自动化,提高了桌面的有序性,同时还有利于保证筒内笔的安全,延长笔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的一种改进,所述笔盘上对应于固定笔位还竖向设置有笔套。本改进通过设置的笔套,既提高了笔在笔盘上固定的稳固性,又有利于提高笔在笔筒内排位的有序性,避免笔筒内的笔因意外震动而掉落或者碰撞,提高了笔筒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利用蛇形盘簧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卷轴,实现自动收敛到筒体内笔的半自动化功能功能,同时通过对应设置的笔套,有效地提高了笔筒内笔放置的有序性和稳固性,有利于提高桌面的整洁程度和使用安全性,有利于延长笔和笔筒的使用寿命,保证笔在笔筒内放置的有序性,进而有利于改善桌面整体面貌,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外观美观,生产成本低廉,使用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筒体; 2、卷轴; 3、蛇形盘簧;
4、笔盘; 5、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包括筒体1、卷轴2、蛇形盘簧3和笔盘4,所述的卷轴2活动设置在筒体1内壁底部中心处,所述蛇形盘簧3在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轴2上,所述蛇形盘簧3的另一端固定在筒体1内壁,所述笔盘4中心固定在卷轴2上,所述的笔盘4上设置有固定笔位。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通过收紧状态的蛇形盘簧为动力,驱动卷轴旋转并带动笔盘绕卷轴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收敛笔盘上笔到筒体内的功能,实现了笔筒的半自动化,提高了桌面的有序性,同时还有利于保证筒内笔的安全,延长笔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笔盘4上对应于固定笔位还竖向设置有笔套5。通过设置的笔套,既提高了笔在笔盘上固定的稳固性,又有利于提高笔在笔筒内排位的有序性,避免笔筒内的笔因意外震动而掉落或者碰撞,提高了笔筒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收笔筒,利用蛇形盘簧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卷轴,实现自动收敛到筒体内笔的半自动化功能功能,同时通过对应设置的笔套,有效地提高了笔筒内笔放置的有序性和稳固性,有利于提高桌面的整洁程度和使用安全性,有利于延长笔和笔筒的使用寿命,保证笔在笔筒内放置的有序性,进而有利于改善桌面整体面貌,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外观美观,生产成本低廉,使用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菊香,未经陈菊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4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出车限行提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分次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