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变送器的电磁兼容和防雷板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4182.0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军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变送器 电磁 兼容 防雷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送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变送器的电磁兼容和防雷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送器在设计时有两种类型的电磁兼容和防雷板(以下简称电路板)布置结构,第一种是将电路板设置在接线腔内,第二种是将电路板设置在表头腔内。为了使变送器满足安全使用的需求,针对第一种布置结构,需对电路板进行封灌密封胶处理,以防止意外火花引起的安全问题,但是该种形式还是会存在安全隐患;针对第二种布设结构,需将电源接线柱贯穿壳体后直接焊接于位于表头腔内的电路板上,这给电路板的拆装带来了极大麻烦,不利于设备组装及拆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变送器的电磁兼容和防雷板布置结构,该结构拆装简便,安全性高,使用效果好。
为实施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变送器的电磁兼容和防雷板布置结构,包括电磁兼容和防雷板,所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设置于变送器的表头腔内,所述表头腔内设有从所述变送器的接线腔引入的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一端与接线腔内的电源接线柱相连接,另一端设有电路连接用插头,所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电路连接用插头配合的插座,以与所述连接导线相连接,所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再经电路连接用插接件与变送器主板相连接,以实现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变送器的电磁兼容和防雷板的新型布置结构,该结构拆装简便,安全性高,能有效满足产品的拆装便捷性需求以及使用环境的安全需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送器,2-电磁兼容和防雷板,3-表头腔,4-接线腔,5-电路连接用插接件,6-连接导线,7-电路连接用插头,8-插座,9-隔板,10-变送器主板,11-电磁兼容和防雷板的安装孔,12-变送器主板的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送器的电磁兼容和防雷板布置结构,包括电磁兼容和防雷板2,所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2设置于变送器1的表头腔3内,所述表头腔3内设有从所述变送器1的接线腔4引入的连接导线6,所述连接导线6一端与接线腔4内的电源接线柱相连接,另一端设有电路连接用插头7,所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2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电路连接用插头7配合的插座8,以与所述连接导线6相连接,所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2再经电路连接用插接件5与变送器主板10相连接,以实现供电。
上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2通过电路连接用接插件5与所述变送器主板10连接后,所述电磁兼容和防雷板2的安装孔11与所述变送器主板或主板安装结构件的安装孔自动对齐。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军,未经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4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