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继电器维持电压的低功耗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720.2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队员;张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联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继电器 维持 电压 功耗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继电器维持电压的低功耗电路。
背景技术
继电器的作用是继承控制,利用很小的电力和电流,来驱动一个设备(如电动机或电磁铁)带动一个负载部件(如电闸或接触片),让这个负载部件去承载大电流。
在电气领域,想要不让控制者或器件危险,使用继电器是最好不过了,让控制者接触安全的一边,让继电器去接触危险的一边,控制者只要控制继电器动作,继电器就会帮助控制者连接控制者不想亲自去碰的一些电路。但继电器在控制方便的同时其控制端也消耗一定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继电器维持电压的低功耗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继电器维持电压的低功耗电路,包括同继电器(K1)控制电路相连的两路并联的三极管(Q1、Q2)控制电路,所述三极管(Q1、Q2)控制电路包括有微控制器(MCU)以及三极管(Q1、Q2),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有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同用电电路相连,三极管(Q1、Q2)的控制端(CTR1、CTR2)同微控制器(MCU)的I/O输出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控制器(MCU)的I/O输出端控制两路三极管(Q1、Q2),当继电器(K1)吸合动作时,吸力较大,电流较大,功耗较大,当继电器(K1)吸合后,只需要很小的电流就能维持继电器(K1)的吸合状态,降低了功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要很小的电流就能维持继电器的吸合状态,降低继电器吸合后的功耗,减少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控制器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继电器维持电压的低功耗电路,包括同继电器K1控制电路相连的两路并联的三极管Q1、Q2控制电路,所述三极管Q1、Q2控制电路包括有微控制器MCU以及三极管Q1、Q2,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有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同用电电路相连,三极管Q1、Q2的控制端CTR1、CTR2同微控制器MCU的I/O输出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控制器MCU的I/O输出端控制两路三极管Q1、Q2,当继电器K1吸合动作时,吸力较大,电流较大,功耗较大,当继电器K1吸合后,只需要很小的电流就能维持继电器K1的吸合状态,降低了功耗。
在本实用新型中,三极管Q1、Q2均作饱和导通和截止开关用,R1、R2作基极的限流电阻用,R4和C1电容作基极偏置电压和滤波作用,继电器K1并联二极管作继电器断开续流用,R3为限流电阻。
实施例1,以一款宏发12V继电器为例,动作电压为≤9.00V,释放电压≥0.60V,线圈电阻320Ω。利用微控制器MCU的I/O输出端控制两路三极管Q1、Q2,当继电器K1需要吸合时,两路三极管Q1、Q2的控制端CTR1、CTR2同时为高,延时200ms后,控制端CTR1变低,控制端CTR2高保持不变,控制端CTR2经过限流电阻R3,维持继电器K1的吸合,降低了功耗。
单独由三极管Q1组成控制电路,继电器K1的线圈电阻为320Ω,Q1饱和导通压降VCE = 0.3V,则I=(12 – 0.3)/320 = 0.0365625 A,W1 = I2R = (0.0365625)2 * 320 = 0.428,U1 = IR = 11.7V。
单独由三极管Q2组成控制电路,继电器K1的线圈电阻为320Ω,Q2饱和导通压降VCE = 0.3V,则I=(12 – 0.3)/(320 + 680)= 0.0117 A,W2 = I2R = (0.0117)2 * (320 + 680) = 0.137,U2 = IR = 0.0117 * 320 = 3.744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联学院,未经安徽三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收缩磁吸耳机线手机电板
- 下一篇:一种来电感应发光的手机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