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面板扣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607.4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师刚森;师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刚森 |
主分类号: | A47B95/02 | 分类号: | A47B9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在钢制、铝制办公家具柜门、抽屉上安装使用的铝合金制面板扣手。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今的办公家具多由金属薄板制成,且主要由柜体和柜门或抽屉构成,其中,柜门或抽屉又多通过相应的扣手来完成开关动作;由于目前的扣手多采用塑料压铸扣手和多材质组合式面板扣手两类,而这两类在实际应用中却都存在有缺陷,如塑料压铸扣手容易受气候影响而发生收缩、开裂现象,即其不但易脱落,而且使用寿命还较短;另一类多材质组合式扣手多采用铝合金型材与塑料压铸的组合,或者是铝合金型材与其他金属材质的组合,这一类扣手虽然相对的使用寿命较长,且不易脱落,但其却存在有制作难度较大,成品外露面不平整,组合时接插处有缝隙等缺陷,此外,这类组合式扣手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表皮电镀层脱落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到其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面板扣手,所述的扣手不但安装简便,不易脱落,而且其外露面还平整美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面板扣手,所述的扣手包含面板和背板;所述的面板设有手扣孔,在面板的背面设有与手扣孔形成手持空间的弧形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面外侧设有向面板方向倾斜延伸的弹性卡,且弹性卡的卡头端设有直角分枝;所述直角分枝中的一枝与面板的背面垂直抵触,直角分枝中的另一枝与面板平行且朝向外侧。
所述的铝合金面板扣手,所述的面板在背面对应手扣孔上方的位置设有一卡槽,在对应手扣孔下方的位置设有一T型突起;所述卡槽的槽口与T型突起的内侧凹陷分别与背板的上下两端边缘对应吻合卡接。
所述的铝合金面板扣手,所述的弹性卡与背板上端面的夹角为10~80度。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合金面板扣手能够采用冲压制成,且不需螺丝或焊接安装固定,使用时只需将所述扣手按压至柜门或抽屉预留的扣手安装孔内即可完成安装,即所述的扣手不但便于安装使用,而且成本较低;此外,由于所述扣手采用的面板为一整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扣手不但外露面平整美观,而且还不易脱落,不易变形,即达到了整体强度高,寿命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板示意图。
图中:1、面板;2、背板;3、手扣孔;4、手持空间;5、弹性卡;6、直角分枝;7、卡槽;8、T型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3所述的铝合金面板扣手,所述的扣手包含面板1和背板2;所述的面板1设有边缘圆滑的手扣孔3,在面板1的背面设有与手扣孔3对应形成手持空间4的弧形背板2,从而达到了方便利用手持空间4来施加作用力,进而通过所述扣手带动柜门或抽屉动作的目的;为便于连接,能够在面板1的背面对应手扣孔3上方的位置设置出一卡槽7,在面板1的背面对应手扣孔3下方的位置设置出一T型突起8,然后通过卡槽7的槽口与T型突起8的内侧凹陷分别对应吻合卡接背板2的上下两端边缘,从而使背板2与面板1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在背板2的上端面外侧设有向面板1方向倾斜延伸的弹性卡5,该弹性卡5与背板2上端面的夹角设为10~80度,且弹性卡5的卡头端设有直角分枝6,该直角分枝6中的一枝与面板1的背面垂直抵触,该直角分枝6中的另一枝朝向外侧且与面板1的板面平行,即利用这个直角分枝6来对应卡接柜门或抽屉上的扣手安装部位相应一侧的金属薄板,同时利用T型突起8的外侧凹陷来对应卡接柜门或抽屉上的扣手安装部位相应另一侧的金属薄板,从而达到将所述的扣手牢固的卡装在柜门或抽屉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未对其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刚森,未经师刚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