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防水功能的电子仪表总成及其防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975.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立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0 | 分类号: | H05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功能 电子 仪表 总成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防水套,特别是一种具防水功能的电子仪表总成及其防水套。
背景技术
一般配电盘为停电、送电作为计量和判断的作用。公知的配电盘外壳上会装配电子仪表,藉由电子仪表上的显示面板显示数据让使用者观看及操作。
然而公知电子仪表的显示面板为外露在外壳,容易造成水气由显示面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渗入,进而影响内部零件的运作效能。因此,如何提高电子仪表与配电盘之间的防水功能,将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极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防水功能的电子仪表总成及其防水套,藉以解决前述配电盘与电子仪表之间产生渗水,无法防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仪表的防水套,包含本体、多数侧板、多数防护片及防水肋。多数侧板连接本体;多数防护片连接侧板的内侧;防水肋连接多数侧板的外侧,当电子仪表未装入配电壳体时,防水肋形成第一角度,当电子仪表装入配电壳体时,防水肋接触配电壳体而弯折成第二角度,防水肋贴合配电壳体而遮蔽多数侧板与配电壳体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电子仪表的防水套,包含本体、多数侧板、内壁块、多数防护片及防水肋。多数侧板连接本体;内壁块连接多数侧板的内侧;多数防护片连接内壁块;防水肋连接多数侧板的外侧,当电子仪表未装入配电壳体时,防水肋形成第一角度,当电子仪表装入配电壳体时,防水肋接触配电壳体而弯折成第二角度,防水肋贴合配电壳体而遮蔽多数侧板与配电壳体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具防水功能的电子仪表总成,包含面板、外壳、转角及上述防水套。面板包含多数侧面;外壳连接面板,面板的宽度大于外壳的宽度;转角连接面板与外壳之间;防水套的多数侧板包覆多数侧面,内壁块卡扣转角,多数防护片抵持外壳,当电子仪表未装入配电壳体时,防水肋形成第一角度,当电子仪表装入配电壳体时,防水肋接触配电壳体而弯折成第二角度,防水肋贴合配电壳体而遮蔽多数侧板与配电壳体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藉由包覆在电子仪表上的防水套,提供电子仪表装入配电壳体时,通过防水套紧密遮蔽电子仪表与配电壳体之间的缝隙,让外部水气无法从防水套与配电壳体之间的缝隙渗入,避免电子仪表与配电壳体内部的零件受潮。并且,利用防水套的防水肋贴合配电壳体时,防水肋变形挤压配电壳体,使防水肋更紧密贴合电子仪表并遮蔽缝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水套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A-A截面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防水套态样的侧视剖面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防水套态样的侧视剖面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防水套态样的侧视剖面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防水套态样的侧视剖面图(四)。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 电子仪表总成
1 防水套
11 本体
12 侧板
13 内壁块
14 防护片
141 镂空部
15 防水肋
151 第一斜面
152 第二斜面
17 凹部
8 配电壳体
9 电子仪表
91 面板
911 侧面
912 转角
92 外壳
93 显示幕
94 控制钮
θ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具防水功能的电子仪表总成100的实施例,在此,电子仪表总成100主要由电子仪表9及防水套1所组成,并且,电子仪表9具有面板91、外壳92、转角912。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子仪表9的面板91具有多数侧面911,在此,面板91的表面具有显示幕93、控制钮94。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子仪表9的外壳92连接面板91,在此,面板91的宽度大于外壳92的宽度,外壳92内装置有电子元件(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立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立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