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轧带钢开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611.9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柱;郭宏伟;刘宁;李文;宋兆泉;赵磊;刘存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6 | 分类号: | B21C47/16;B21C4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带钢 开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连轧带钢开卷检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轧带钢开卷机。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生产具有高速度、大批量、连续性、高产量的特点,一般热轧带钢厂年产量在150万吨以上,因此,一旦出现质量缺陷,且不能及时发现,其数量庞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随着国内热轧带钢产量的增加,热轧钢卷质量的好坏在激烈的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开卷检查是控制热轧带钢质量的一种最直接、及时、快速、有效地控制手段。
钢卷检查线是热轧带钢生产线的重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托辊、铲头机、剪切机、辊道等,其工作原理是:需要开卷检查表面的钢卷由运卷小车运至托辊上,托辊转动,钢卷尾部打开,尾部由剪切机上的引导衬板引导进入上下剪刃的间隙内,剪切机上的压板下压,带钢尾部被压平,继续开卷至需要打开长度,对上下表面进行检查,需要取样时,选定开卷长度启动剪切机剪断,不需取样时,反转托辊,打开的钢卷被收回。
钢卷在打开或收回的过程中,带钢外表面与剪切机的引导衬板始终是滑动接触,带钢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划伤。下游用户使用钢卷时,需要将划伤部分切除,造成用户使用成材率的浪费。随着钢铁市场形势日益严峻,客户对钢卷的划伤提出了强烈异议。当前采取的措施是将划伤严重的开卷部分切除,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严重影响了热轧带钢成材率。因此,急需对开卷机进行部分设备改造,减少开卷过程产生的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带钢开卷机,该设备在保证热轧带钢正常开卷检查的基础上,减少了带钢在开卷过程中与设备的滑动接触,解决了热轧带钢开卷检查过程中的表面划伤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热轧带钢开卷机,包括开卷机主体,开卷机主体上设有托辊、衬板、上剪刃、下剪刃和上剪刃压板,所述的衬板上设有滑轮。
所述上剪刃压板断面的拐角处均为圆角过渡。
所述滑轮设在所述衬板靠近钢卷的一端以及衬板的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开卷机衬板设计独特,利用滑轮引导开卷带钢进入开卷机,同时滑轮将带钢与开卷机衬板隔离分开,使带钢与开卷机衬板由平面滑动接触改为圆弧滚动接触,减少了带钢在开卷过程中的表面划伤;
2、滑轮易于打磨和更换,便于设备的维护,延长衬板使用寿命。
3、上剪刃压板断面的拐角处均为圆角过渡,将带钢与上剪刃压板接触由棱角接触变为圆弧过渡,有效减少了带钢开卷后回收过程中的表面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原理简图。
图中:1上剪刃压板,2带钢,3上剪刃,4下剪刃,5衬板,6托辊,7钢卷,8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热轧带钢开卷机,包括开卷机主体,开卷机主体上设有托辊6、衬板5、上剪刃3、下剪刃4和上剪刃压板1,所述的衬板5上设有滑轮8。
所述上剪刃压板1断面的拐角处均为圆角过渡。
所述滑轮8设在所述衬板5靠近钢卷7的一端以及衬板5的拐角处。
需要对钢卷进行开卷检查表面时,将钢卷7运至托辊6上,托辊6转动,钢卷7尾部打开,打开后的带钢2通过滑轮8引导进入开卷机,由传统的带钢2与衬板5的接触改为带钢2与滑轮8的接触,避免了衬板5与带钢2之间滑动摩擦将带钢2表面划伤。上剪刃压板1下压时,由于上剪刃压板1断面的拐角处均改进为圆角过渡,避免了上剪刃压板1的棱角将带钢2表面划伤的问题,这样通过衬板5及上剪刃压板1的改进,有效减少了带钢在开卷检查及开卷后回收过程中出现的表面划伤现象。
托辊6为液压马达驱动,两辊速度有时会出现不匹配现象,开卷或收卷过程中易造成带钢2各层之间的挫伤,应将托辊6速度定期进行调整校对,保证两辊在使用过程中速度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向轴承的冷却构造
- 下一篇:轴承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