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压调节式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229.8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元利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123 | 分类号: | F04B9/123;F04B53/00;F04B53/02;F04B53/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增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压调节式增压泵,属于气液增压泵输出压力进行精确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气液增压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面积差原理,通过压缩空气作用在气缸面积较大的活塞上,通过面积较小的活塞杆作用在需要增压的液体上,达到增压的目的。
在气液增压泵工作初期循环速度最快,输出液体流量最大。随着输出压力的逐渐升高,活塞杆承受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泵的循环速度也越来越慢,输出液体流量也越来越小。当输出液体压力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力与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上的力达到平衡时,泵会自动停止。
当因泄漏或其他原因引起输出压力下降或者提供的气源压力升高时泵会立即启动。
从以上对气液增压泵的原理的描述,可发现当前市场上的气液增压泵存在以下以缺点。
1.虽然在气液增压泵工作时,输出压力最终会达到预定的压力。但当输出压力越来越高时,泵会工作得越来越慢,输出液体流量也越来越小。当一些液压系统对输出流量要求较高时,对泵的应用范围就有了一定限制。
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增大气缸缸径和活塞杆直径来增大每个行程的输出流量,这样就增高了成本。并且也无法避免泵在输出压力越来越高时,泵会工作得越来越慢的固有缺陷。
2.气液增压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作用在气缸面积较大的活塞上,通过面积较小的活塞杆作用在需要增压的液体上,达到增压的目的。这就说泵的输出压力是通过气源压力进行调节的,气源压力通过面积差原理把气源压力放大很多倍作用在增压液体上,当气源压力产生很小的波动时,输出压力会产 生很大的波动。在对输出压力要求较高的场合,只能通过严格保证气源压力来实现。这就对工厂的气源压力波动要求较高。而一般的工厂气源压力是无法保证的。
以上的缺点是泵本身固有的缺点,也是现在市场的气液增压泵都存在的缺点。不解决上面的缺点就对泵的应用范围有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更高的双动气液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压调节式增压泵,包括左、右端盖组件、限压装置组件、活塞组件和连接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将活塞组件插入左端盖组件中心孔内,将缸筒套在活塞组件外侧,再将活塞组件插入右端盖组件中心孔内,然后将左、右端盖组件通过丝杆、螺母连接在一起,将连接板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左、右端盖组件上,最后将限压装置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板组件上。
所述左端盖组件将 Y 型密封圈、耐磨带 、压盖装入左端盖中心孔内用螺钉固定,密封圈、套装入左端盖内侧用螺钉固定,将O型圈与换向销硫化后由外侧装入左端盖,然后装入弹簧、螺堵,最后将入口单向阀、出口单向阀分别从地面和侧面装入左端盖,右端盖组件与左端盖组件相同。
所述限压装置组件将气动拉杆封、挡环、孔用弹簧挡圈、矩形螺旋弹簧、螺套、O型圈装入阀体孔内;将O型圈安装在阀杆上,并一起装入阀体孔内;然后将U型封、挡环、孔用弹簧挡圈安装在端盖内并一起装入阀体孔内用孔用弹簧挡圈固定,最后将六角螺母拧入螺套外侧,将消音器拧入阀体上端。
所述活塞组件将Y型密封圈安装在活塞外侧,将活塞杆装入活塞中心孔内并有圆螺母固定。
所述连接板组件将气控换向阀安装在连接板上表面,将限压装置组件用螺钉安装在连接板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背压调节式增压泵将活塞组件插入左端盖组件中心孔内,将缸筒套在活塞组件外侧,再将活塞组件插入右端盖组件中心孔内,然后将左、右端盖组件通过丝杆、螺母连接在一起,将连接板组件通过 螺钉安装在左、右端盖组件上,最后将限压装置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板组件上。该气液增压泵通过输出压力来控制泵的排气,进而控制泵的启动和停止,反过来实现了对输出压力的控制,实现了对泵的输出压力进行精确控制。该功能是对输出压力的闭环控制,不需人为干预。同时也使泵可以始终在最大气压下工作,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背压调节式增压泵的结构图。
图2是一种背压调节式增压泵的右视图。
图3是突开式换向装置结构图。
图4是限压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元利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元利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级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熔盐和导热油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