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196.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康信碳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方为强 |
地址: | 21418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线机,用于电机碳刷线头的并线。
背景技术
电机碳刷线头的并线通常在并线机上进行,目前所使用的并线机通常采用上电极与下电极结构,下电极上设有U型槽,操作时,操作工人将碳刷线头放入下电极上的U型槽中,上电极向下压,将碳刷线头压紧在U型槽中同时通电加热实现碳刷线头的并线。由于U型槽比较窄小,线头放入比较困难,焊接后取出比较困难,并线效率较低,同时,上、下电极容易磨损,从而缩短电极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并线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并线效率,减少对电极的磨损,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并线机,包括工作台,支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主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端,上电极安装在所述主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上电极下方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下电极,所述下电极的一侧设有固定钨块,所述固定钨块通过固定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电极的另一侧设有移动钨块,所述移动钨块连接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水平滑轨上,所述下电极、移动钨块及固定钨块构成并线的U型槽;所述滑块的后部设有销轴,轴承安装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侧气缸,楔块连接所述侧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楔块的斜面抵在所述轴承上;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销轴,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并线机,结构简单,设置移动钨块,操作方便,提高并线效率,减少对电极的磨损,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11,支架2安装在工作台11上,主气缸1固定安装在支架2的上端,上电极3安装在主气缸1的活塞杆上,上电极3随主气缸1的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上电极3下方的工作台11上设有下电极9,下电极9的一侧设有固定钨块10,固定钨块10通过固定块1001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下电极9的另一侧设有移动钨块8,移动钨块8连接滑块7,滑块7滑动安装在支架2上的水平滑轨13上,下电极9、移动钨块8及固定钨块10构成并线的U型槽12,上电极3的下端与U型槽12相匹配。滑块7的后部设有销轴15,轴承6安装在销轴15上,支架2的一侧设有侧气缸4,楔块5连接侧气缸4的活塞杆,楔块5的斜面抵在轴承6上,由楔块5的斜面推动轴承6并带动滑块7及移动钨块8作水平向内的运动。复位弹簧14的一端连接销轴15,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工作台11上的安装块1101,由复位弹簧14拉动滑块7及移动钨块8作水平向外的运动。
在进行并线操作时,在初始状态,上电极3随主气缸1的活塞杆回缩至向上的位置,侧气缸4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的状态,楔块5处于向上的位置,在复位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滑块7沿水平滑轨13向外滑动,移动钨块8随滑块7向外移动,此时,下电极9、移动钨块8及固定钨块10构成的U型槽12打开,操作工人可以很方便地放入碳刷线头;启动气动开关,侧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并带动楔块5向下移动,在楔块5的斜面推动下,滑块7沿水平滑轨13向内滑动,移动钨块8随滑块7向内移动,下电极9、移动钨块8及固定钨块10构成的U型槽12合拢,然后,主气缸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上电极3向下压入U型槽12,同时通电加热实现碳刷线头的并线,整个操作过程快速方便,提高并线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康信碳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康信碳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水线作业防漏装装置
- 下一篇: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的自动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