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蜗轮刮研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152.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7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时先;李冬环;吕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兴唐金属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1/00 | 分类号: | B23F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4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蜗轮 刮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蜗轮刮研刀。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副广泛应用于传动比较大的机械设备,是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装配质量直接影响该设备的传动精度和耐用度。到目前为止,国内生产的蜗轮蜗杆副都达不到设备装配技术要求,主要是齿面接触精度不够。在装配时,必须采取人工刮研的方法才可以达到齿面接触精度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用于机床的机械蜗轮刮研刀进行精加工。
为解决机床加工的蜗轮蜗杆副达不到设备装配技术要求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机械蜗轮刮研刀,用于对蜗轮的精加工,使蜗轮蜗杆副产品达到齿面接触精度技术要求,不用人工再进行刮研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把与蜗轮配对的蜗杆齿形形状作为机械蜗轮刮研刀切削刀头的断面形状,刀具蜗杆形状的齿面即为切削面;在切削面上开出斜线刀槽刀刃,是刮研加工的有效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机械蜗轮刮研刀的切削是连续切削,使用机械蜗轮刮研刀加工的蜗轮蜗杆副精度提高,可直接用于机械设备的装配,不再用人工进行刮研加工。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机械蜗轮刮研刀结构示意图。图1是机械蜗轮刮研刀的端面视图,其形状与配对蜗杆的形状相同;图2是机械蜗轮刮研刀的轴向剖面图,上方虚线图是被加工的蜗轮示意图;图3是刀头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刀头放大图的 侧视图。图2中件号1为刀体部分,件号2为刀头部分。切削刀头的断面形状即为配对蜗杆的齿形形状。图3中的槽和图4中的斜线为切削刀刃,是刮研加工的有效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照蜗轮配对蜗杆的形状和技术参数制造机械蜗轮刮研刀,刀具蜗杆形状的齿面即为切削面,在切削面上开出斜线形刀刃。
机械蜗轮刮研刀的使用:首先对蜗杆进行精加工,使之达到图纸技术要求,并对其进行技术测量。然后使用机械蜗轮刮研刀利用数控机床按照测量蜗杆的数据对蜗轮进行修正加工。这样加工后的蜗轮蜗杆副齿面接触面积达到70-85%,可满足设备装配的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兴唐金属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兴唐金属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