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热敷暖囊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802.8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政羽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孙兆文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热敷 暖囊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热敷暖囊包。
背景技术
春季节颈椎病患者发病高峰,轻者头、颈、肩、臂麻木胀痛,重者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心慌等等,肚子疼,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落枕了,热敷一下脖子都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可以说热敷已成为一种家庭常用的辅助冶疗手段。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病中心主任李跃华教授说,热敷有提升患部温度,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等作用,利于疾病恢复,它还用热水袋,用热水袋装入1/2至2/3的热水,排出其中的空气,拧紧塞子,用布或毛巾包好,放在需要热敷的部位,但有的位置热水袋难放,如颈椎部位一转动就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热敷暖囊包,采用一个U形的囊体,U形的囊体分上下两层,上层囊体采用电加热的密封结构,上层囊体内加注电-热能力转换进剂与清洁水混合液,下层囊体上设有热水加注口,采用加热水敞开式结构,本产品是热熔比储能介质和高级塑胶膜,高强度复合纤维有机地密封结合构造二层,它不但是柔软贴身的暖身器具,也是理想的热敷理疗用品,长期使用对关节炎,颈椎病、冻疮等有一定理疗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颈椎热敷暖囊包,包括U形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体分上下两层,所述的上层囊体为密封结构,上层囊体内填充有电热转换促进剂和清洁水的混合液,上层囊体上还设电加热置为电热转换促进剂和清洁水的混合液的加热;所述的下层囊体上设有热水加注口,在热水加注口设有密封塞。
所述的U形囊体被棉布套包裹。
在所述的U形囊体两端部设有可相互连接的连接扣。
本实用新型采用U形囊体便于固定肩膀部位热敷,也可敷于腹部,上下两层设置,在有电用时电热,无电或断电可以充水,棉布套包装,柔软舒适,非常适用于老年人,儿童使用;它不但是柔软贴身的暖身器具,也是理想的热敷理疗用品,具有缓解因睡眠落枕造成的肩部酸痛,因长年气血循环不畅造成的疼痛,因激烈运动造成的疲劳并可放松肌肉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颈椎热敷暖囊包,包括U形囊体1,所述的囊体分上下两层,所述的上层囊体11为密封结构,上层囊体11内填充有电热混合液,电热混合液由电热转换促进剂和清洁水混合而成,上层囊体11上还设电加热装置为电热混合液加热;所述的下层囊体12上设有热水加注口13,在热水加注口设有密封塞,所述的U形囊体被棉布套包裹,U形囊体两端部还设有可相互连接的连接扣14。
本实用新型采用U形的囊体,可以方便固定在肩部进行热敷,U形囊体分上下两层,上层囊体采用电加热的密封结构,下层囊体采用加热水敞开式结构,在有电用时采用电热,无电或断电可以充水,使用更加方便,适用于中老年人群落枕,颈椎病等引发的疼痛,上班族办公室白领、电脑从业人员、会计、作家等长期伏案工作者,长期从事低头工作引发的颈椎部位不适,还具有缓解因睡眠落枕造成的肩部酸痛,因长年气血循环不畅造成的疼痛,因激烈运动造成的疲劳并可放松肌肉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注水,永久性使用,本产品是出厂前已加注电-热能力转换进剂,并用清洁水溶合,用户无需注水既可直接安全使用,免去传统热水袋频繁换水带来的麻烦和不安全;升温迅速,保温持久,因本产品添加了电热转换促进剂,与水混合后充电8-12分钟既可使用水温度达到理想取暖温度,可持续保温2-10小时,电加热具备自动控温,杜绝过热,充电开始,红色指示灯亮,通过充电加热,达到理想稳定后指示灯熄灭,充电加热过程自动停止,加热达70℃以上即自动断电。
为了增加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U形囊体1表面还设置安全阀15起到免涨防爆,本产品采用新颖的加热结构,内部有压力保护装置避免加热过程中产生过量气体,从而有效抑制鼓胀,独特防漏技术,高级塑胶膜和高强度符合纤维进行密封结合,杜绝漏水渗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政羽,未经陈政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