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317.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朝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F21V19/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背光源液晶电视由独立的LED显示模组及解码板、电源板、喇叭等部件组装构成,并最后通过前、后壳体组合封装构成整机。其中,LED显示模组本身具有独立的背板及前框,用以配合固定灯条、散热组件、光源处理组件及显示面板等构件。整机的结构复杂、零件繁多,生产组装效率低、成本高。同时,传统的LED背光源液晶电视受背光源出光角的影响,混光距离较大,致使整机厚度较大,无法满足超薄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视机,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视机,包括具有空腔的后壳,所述后壳的内外两相对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背光模组及机芯组件,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若干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固定于后壳上并与机芯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对应于LED灯条设置有若干凸缘朝向LED灯条一侧的抽牙孔,所述LED灯条包括LED电路板,所述LED电路板上对应开设与凸缘外径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凸缘的高度小于或等于LED电路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凹形成用以容置机芯组件的容置腔,并通过一盖板将机芯组件封装于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边缘处设置有与盖板外轮廓相吻合以容置盖板并使盖板与后壳外端面齐平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机芯组件包括设置有解码模块及电源模块的一体式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内侧表面设置有镀锌层,外侧表面设置有油漆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视机还包括与后壳匹配固定的前壳,以及通过前壳紧固于背光模组与前壳之间的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条还包括若干均匀排布于LED电路板上的LED灯珠及罩设于LED灯珠外部的透镜,所述透镜的第一侧面设有向透镜内部凹入以容置LED灯珠的凹坑,凹坑的坑壁面构成透镜的入射面,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外凸的光滑曲面并构成透镜的出射面,所述第一侧面围绕所述凹坑形成将光线反射向出射面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由若干均匀排布的棱锥结构的侧面共同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棱锥结构为自第一侧面向透镜外部凸出的凸棱锥,或者为自第一侧面向透镜内部凹入的凹棱锥。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面为整体呈凸弧面状且中部反向凹陷的旋转曲面,所述旋转曲面沿自身中轴面的截面为具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凸峰的双峰曲线,所述双峰曲线之间由尖角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背光模组及机芯组件直接固定安装于后壳的两相对侧,并利用前壳将显示面板固定于背光模组前端,有效减少零部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第一侧面具有棱锥结构、第二侧面形成对称双峰曲线的透镜,有效增大LED灯条出光角度,提高整体照度及均匀度,减少背光源的混光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视机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视机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视机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灯条与后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壳与盖板衔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灯条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镜的仰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透镜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机,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前壳101、显示面板102、背光模组103、后壳104、机芯组件105及盖板106,所述前壳101、显示面板102、背光模组103、后壳104、机芯组件105及盖板106组装构成电视机主体,所述电视机主体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以支撑稳固所述电视机主体的支撑座107。
请参考图3,所述前壳101与所述后壳104匹配设置,所述显示面板102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3与前壳101之间,且直接通过所述前壳101紧固至所述后壳10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对讲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清视频混合矩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