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60°全方位感应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3914.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雷宇;黄春明;蔡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狼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 | 分类号: | G08B1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60 全方位 感应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报警装置上的感应设备,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360°全方位感应终端。
现有的室内报警装置中,大都采用的是单独设置传感器的方式,由于其工作方式单一,检测非常不准确,很容易发生误报情况。虽然有人采用多个传感器的设置,但其使用时通常都是分开安装,导致安装施工较为麻烦,不够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60°全方位感应终端,解决目前报警装置中感应方式单一,检测不准确容易发生误报以及安装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60°全方位感应终端,包括呈半球形的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底座,设置于外壳内的5个感应模块,与所有感应模块均连接的处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的无线模块,以及与感应模块、处理模块和无线模块均连接的电源,其中,1个感应模块位于外壳中轴线上,另4个感应模块以外壳中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均匀分布,处理模块、无线模块和电源均设置在底座内。
其中,所述感应模块为红外探头或微波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为MCU。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模块为433/Zigbee无线模块,或其他型号且性能可达的无线传输模块。
再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电池,其中优选使用锂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防盗智能报警系统,通过合理的位置设计将5个感应模块集中设置于同一外壳中,可一次安装于检测区域中部,5个感应模块分别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其感应角度以及感应范围可根据检测区域做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保证全方位覆盖整个检测区域,并通过多个感应模块的相互配合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极大地减少误报发生几率,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并且其实际操作简单,使用十分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防盗智能报警系统,通过合理的位置设计将5个感应模块集中设置于同一外壳中,可一次安装于检测区域中部,5个感应模块分别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其感应角度以及感应范围可根据检测区域做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保证全方位覆盖整个检测区域,并通过多个感应模块的相互配合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极大地减少误报发生几率,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并且其实际操作简单,使用十分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模块选用红外探头或微波探头,利用红外线或微波准确检测到在检测区域内活动的人员情况,并且采用微控制单位MCU有效地提高了信号处理的速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和减少了误报。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无线模块与中心控制器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便于管理,同时采用电池供电,减少了安装施工布线的麻烦,方便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安装设置在检测区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感应模块在外壳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360°全方位感应终端,整体呈半球形,外形结构上主要由半球形的外壳和与外壳扣合连接的底座组成,同时底座也便于安装在检测区域内,通常是安装在检测区域的中心顶部。外壳内设置有5个感应模块,其中1个感应模块位于外壳内侧顶端,另4个感应模块以外壳内侧顶端为中心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外壳内侧壁上,即是说感应模块均匀分布在外壳内侧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并分别负责该方位小区域的检测,由于通常每个感应模块能够检测到120°范围内的区域,相邻两个感应模块的检测区域还能够交叉,如此也能够提高检测精度,降低误报几率。另外,该终端还包括与所有感应模块均连接的处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的无线模块,以及为各个模块供电的电源,而该处理模块、无线模块和电源均设置于底座内。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各模块优选设置为:感应模块——红外探头;处理模块——微控制单元MCU;无线模块——433/Zigbee无线模块;电源——锂电池。
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微波探头作为感应模块,无线模块也可以选用其他型号的能够达到信号传输要求的无线模块,电源也可选用其他类型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狼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狼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