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782.5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丁梅;赵涛;徐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梅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
现有消毒方法一般为涂抹法,即用镊子夹取浸在消毒液内的棉球后涂抹需消毒部位,以达到消毒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麻烦,且消毒面积小、每次沾取的消毒液有限,消毒面积大时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面积消毒的消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滚筒和套装在滚筒内的芯轴,所述滚筒两端分别设有端盖,在端盖上安装有轴承,芯轴与轴承组装从而与滚筒连接,芯轴的端部伸出滚筒并在其端部上连接有手柄,所述滚筒外表面套装有布有渗透孔的渗透层,渗透层的两端固接在端盖上,渗透层与滚筒之间形成消毒液存贮腔,端盖上设有与消毒液存贮腔对应的注液口,注液口上设有可将其封闭的密封塞;所述渗透层外表面包覆有海绵。
采用上述结构后,消毒前在消毒液贮存腔内注入消毒液,消毒液慢慢从渗透孔渗透至海绵,即可进行消毒,在滚筒滚动过程中,消毒液不断从渗透孔渗出使海绵上始终存在一定量的消毒液,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消毒面积大,可提高消毒速度、缩短消毒时间的优点。
所述手柄可拆卸式的与芯轴连接,便于海绵的更换。
所述手柄端部设有可插装在芯轴内的通孔,芯轴上设有压紧螺栓。
所述渗透层为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海绵上消毒液较少时,手柄稍微用力挤压渗透层就可将消毒液挤出。
所述渗透层为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海绵上消毒液较少时,手柄稍微用力挤压渗透层就可将消毒液挤出。
所述渗透层为刚性材料制成。
所述渗透层外表面先包覆消毒液缓释层再包覆海绵。
所述消毒液缓释层为设有透水孔的无纺布。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消毒装置包括滚筒1和套装在滚筒1内的芯轴2,滚筒1两端分别设有端盖3,在端盖3上安装有轴承4,芯轴2与轴承4组装从而与滚筒1连接,芯轴2两端均伸出滚筒1并与前端呈叉形的手柄5可拆卸式连接,手柄5末端进行防滑处理,本实施例中手柄5的前端叉形部分别设有可插装在芯轴2内的通孔,芯轴2上螺接有用于将手柄5前端压紧在芯轴2上的压紧螺栓12,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中实施例,还可设计成其他现有的可拆卸式的结构。滚筒1外表面套装有均布有渗透孔7的渗透层6,渗透层6的两端固接在端盖3上,渗透层6与滚筒1之间形成消毒液存贮腔13,端盖3上设有与消毒液存贮腔13对应的注液口10,注液口10上设有可将其封闭的密封塞11,渗透层6外表面包覆有海绵9。
渗透层6可以用柔性材料制成,此时渗透孔7的直径最好为0.3~0.6mm,防止用力时消毒液渗出太多。渗透层6也可为刚性材料制成,此时渗透孔7的直径可以略大些,为防止消毒液渗出太快,可在渗透层6外表面先包覆消毒液缓释层8再包覆海绵9,消毒液缓释层8可以选用设有透水孔的无纺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梅,未经丁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进给式卧式车床钻头座
- 下一篇:一种配药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