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吸量管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403.2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鞠瑛;尚旭明;田文君;刘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吸量管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吸量管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吸量管又称为刻度移液管,是带有分度线的量出式玻璃量器,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在洗耳球的辅助下,将移液管内液体提升到标线以上,取下洗耳球,立即用食指按住关口。略为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到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或吸量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但是,该技术需要双手操作,并且要靠手指的轻微放松使液面下降,这使得小容量吸量管很难控制。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能够避免已有技术的缺点和局限性的吸量管控制装置,尤其是希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制造成本不高,操作安全性高的吸量管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吸量管控制装置,结构相对简单,能够适应不同容积吸量范围,且能有效提高吸量速度和操作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吸量管控制装置,包括弹性吸球,所述弹性吸球包括内部中空且连通的球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紧套在吸量管的顶端,所述球部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缝隙。
所述弹性吸球为橡胶吸球。
所述缝隙的长度为0.5~2mm。
所述弹性吸球的大小和缝隙的长度与吸量管的吸量范围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1)吸取液体
将弹性吸球和吸量管的顶端相连。右手握住弹性吸球,拇指按住缝隙并按压弹性吸球的球部,将吸量管的下口插入待取液体中,插入不要过深或过浅,拇指上抬,使液体在吸量管中上升至刻度顶部,打开缝隙后,液体缓慢下降,待液体凹面与刻度相切时,拇指按住缝隙,将尖端液滴靠壁去掉,移出吸量管,插入承接容器中。
2)配出液体
取下弹性吸球,使吸量管中液面缓慢下移,配出液体。若为吹管,拇指按压弹性吸球,配出液体。
3)清洗吸量管
利用拇指上抬或按压弹性吸球实现吸量管内液体的吸入与配出,从而达到清洗吸量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吸球的形状改变和缝隙的闭合改变吸量管内腔的真空度,以实现液体的转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制造成本不高等优点。并且,可用一只手操作,移液准确,可控快捷,应用范围广泛。同时,极大方便了吸量管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肚吸量管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普通吸量管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纵剖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纵剖示意图;
其中1.大肚吸量管,2.普通吸量管,3.弹性吸球,4.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吸球3,所述弹性吸球3包括内部中空且连通的球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紧紧套在吸量管的顶端,所述球部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缝隙4。
吸量管是大肚吸量管1,弹性吸球3为橡胶吸球。
缝隙4的长度为0.5mm。
弹性吸球3的大小和缝隙4的长度与吸量管的吸量范围相适应。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吸球3,所述弹性吸球3包括内部中空且连通的球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紧紧套在吸量管的顶端,所述球部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缝隙4。
吸量管是普通吸量管2,弹性吸球3为橡胶吸球。
缝隙4的长度为1.3mm。
弹性吸球3的大小和缝隙4的长度与吸量管的吸量范围相适应。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吸球3,所述弹性吸球3包括内部中空且连通的球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紧紧套在吸量管的顶端,所述球部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缝隙4。
吸量管是大肚吸量管1,弹性吸球3为橡胶吸球。
缝隙4的长度为2mm。
弹性吸球3的大小和缝隙4的长度与吸量管的吸量范围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1)吸取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立医院,未经山东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文档的笔记管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电子系统与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