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身的贴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751.4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锡方;朱建龙;刘立冬;卞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0 | 分类号: | A41H43/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身 贴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身的贴边结构,所述服装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大身的贴边一般是先包边,然后将包边与大身本体进行缝合,为了大身外表面的美观效果,大身外表面不露线迹,传统的缝合工艺是通过撬缝工艺,但是撬缝工艺只能人工手针操作,不能用机器替代,使得撬缝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寻求一种能够同样达到牢固美观效果,大身外表面不露线迹,也能进行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大身的贴边结构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样达到牢固美观效果,大身外表面不露线迹,也能进行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大身的贴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身的贴边结构,它包括大身本体,大身本体左端经过翻折形成贴边,所述贴边的右端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与大身本体之间嵌置有双面粘合衬,所述大身本体、贴边、包边以及双面粘合衬经过机器缝合成为一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双面粘合衬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上下两面涤有胶点,所述胶点密度为18~27目,所述双面粘合衬的宽度为10~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包边与大身本体之间嵌置有双面粘合衬,使得大身本体与包边不需要经过撬缝工艺,可以直接进行机器粘合,且能够同样达到牢固美观效果,大身外表面不露线迹,该大身的贴边结构具有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身的贴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大身本体1
贴边2
包边3
双面粘合衬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大身的贴边结构,它包括大身本体1,大身本体1左端经过翻折形成贴边2,所述贴边2的右端设置有包边3,所述包边3与大身本体1之间嵌置有双面粘合衬4,所述双面粘合衬4的左半部上方为贴边2,所述双面粘合衬4的右半部上方为包边3,所述双面粘合衬4的下方为大身本体1,所述双面粘合衬4的宽度为10~12mm,所述大身本体1、贴边2、包边3以及双面粘合衬4经过机器合成为一体。
所述双面粘合衬4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上下两面涤有胶点,根据不同的大身面料选用不同胶点密度及胶点大小的双面粘合衬4。用于大身面料较薄的(260克/米以下的面料),胶点密度为23~27目,但需要用小胶点涂布量,防止透胶问题的产生;用于大身面料较厚的(260克/米以上的面料),则考虑手感不宜太硬,胶点密度为18~23目,达到耐洗涤即可。
所述双面粘合衬4采用20°~25°斜裁,可以使双面粘合衬4与大身面料的弹性有效结合,防止大身面料纬向弹性较大引起的胶点松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需要电源的碳酸泉的生成装置
- 下一篇:新型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