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耕地机坐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283.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熊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云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A01B5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33070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耕地 机坐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耕地机,尤其涉及一种微型耕地机坐乘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耕地机广泛适用于田间耕作,塑料大棚、烟草、苗圃,果园,茶园的管理,茶叶等种植作业,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油耗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早期的耕地机结构如名称为“多用微型耕地机” 公开号为2014407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包括机架、驱动轮、发动机、减速机、扶杆以及犁地组件、铲地组件、播种组件和旋耕机等,为手扶式的。后来为了减轻劳动量,设置了安装在尾轮上的坐乘系统。但是现有坐乘系统由于尾轮小,负载人的体重后走在泥地容易下陷,泥土稻草也容易淤积,一旦尾轮下限,前轮就容易抬高导致打滑,造成了微型耕地机的行走困难,降低了使用寿命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会下陷和淤积泥土稻草的微型耕地机坐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微型耕地机坐乘装置,包括连接杆、座板、手扶操作架、支撑杆、支撑架、尾轮,所述座板通过连接杆连接至微型耕地机的机身上,手扶操作架与微型耕地机的机身相连尾轮通过支撑杆、支撑架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还包括尾轮浮板,所述尾轮浮板为一头翘起的铁板,尾轮浮板上设置有宽度与尾轮厚度相适应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耳,尾轮浮板通过连接耳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成Y字形,连接架的顶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手扶操作架上,连接架底部的形状设置成矩形,矩形宽度与连接杆的宽度相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的还包括加强杆,加强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架的两分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两个脚踏架,所述脚踏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方便操作者放置脚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实用,由于增加了尾轮浮板,增加了做成装置与泥地的接触面积,也即能够有效的降低尾轮的负荷,放置下陷,前轮也就不容易发生打滑现象。尾轮浮板上设置的开口能够有效的排除稻草和泥土的淤积。由于设置了连接架,能够有效的抑制手扶操作架的左右摆动,增加了压力支撑,同时能够自动调节悬耕刀的高低和深浅,有效降低了操作难度,增加了微耕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图1中尾轮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尾轮浮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连接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杆1、座板2、手扶操作架3、支撑杆4、支撑架5、尾轮6、连接耳7、铁板8、连接架9、脚踏架10、加强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微型耕地机坐乘装置,包括连接杆1、座板2、手扶操作架3、支撑杆4、支撑架5、尾轮6,所述座板2通过连接杆1连接至微型耕地机的机身上,手扶操作架3与微型耕地机的机身相连尾轮6通过支撑杆4、支撑架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上,还包括尾轮浮板,所述尾轮浮板为一头翘起的铁板8,尾轮浮板上设置有宽度与尾轮6厚度相适应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耳7,尾轮浮板通过连接耳7固定连接在支撑架5的两侧。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架9,所述连接架9成Y字形,连接架9的顶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手扶操作架3上,连接架9底部的形状设置成矩形,矩形宽度与连接杆1的宽度相当。连接架9的还包括加强杆11,加强杆11固定连接在连接架9的两分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脚踏架10,所述脚踏架10固定安装在支撑架5上,方便操作者放置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云,未经雷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硬件驱动终端及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