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本质安全型感应验电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267.1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3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涛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本质 安全 感应 电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电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本质安全型感应验电笔。
背景技术
目前,地面使用的普通型感应验电笔。属于带有电源的、未取得煤安标志的产品;不能用于煤矿井下等爆炸性环境;原有产品经不住挤压,不适合煤矿井下环境使用。
煤矿现在使用的普通验电笔(内装氖气管),需要将电气设备开盖,将验电笔接触导体才能验电。存在如下缺点:
1、一些没有电源显示的电气设备(包括接线盒),存在带电开盖的危险,属于该电气设备“失爆”;
2、将验电笔接触带电导体,属于带电检修,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五条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3、验电时存在误操作将电源短路,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的危险(事故案例附后);
4、验电笔里的氖泡,如果挤压、撞击、跌落都能造成氖泡损坏;
5、验证氖泡是否良好,需要打开带电的电气设备盖子才能检验好坏,这样就造成另一台电气设备的失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用本质安全型感应验电笔,该验电笔解决了现有技术验电安全性能低、易引起失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用本质安全型感应验电笔,包括测试笔体,测试笔体包含测试探杆和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内置有与测试探杆串联的电磁感应元件、发光元件、发声元件,电磁感应元件与固定在绝缘外壳的测试探杆连接;发光元件、发声元件两端并联有电容。
作为优选的,测试笔体的内部设置有人员定位模块。
作为优选的,测试笔体的外部设置有照明元件,且照明元件开关设置于绝缘外壳上。
作为优选的,测试笔体的内部设置有瓦斯检测仪,与瓦斯检测仪连接的浓度显示设置于绝缘外壳上,且绝缘外壳上标设有与浓度显示对应的档位。
作为优选的,测试笔体的内部可设置通讯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的键盘以及麦克风设置于绝缘外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测试探杆→电磁感应元件→发光元件、发电元件和电容,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对人身构成威胁,安全性能高;
2、验电时,在电缆外皮就可以检验出电缆是否带电,不需要开盖验电。避免带电开盖造成的失爆隐患;不需要接触导体就可以验电,避免误操作造成触电或短路事故;
3、发光二极管比氖泡(传统验电笔用氖泡)寿命长,挤压、撞击、跌落都能造成氖泡损坏;
4、检验验电笔的好坏方便准确。在附近带电电缆上就可以检验其好坏。传统验电笔需要打开带电的电气设备盖子才能检验好坏,这样就造成该电气设备的失爆;
5、感应电笔可以是独立的、可以附带照明、可以附带人员定位卡、可以附带瓦斯查仪、也可以附带通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能高,对导体带点判断的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测试探杆;2-绝缘外壳;3-电磁感应元件;4-发光元件;5-发声元件;6-电容;7-人员定位模块;8-照明元件;9-照明元件开关;10-瓦斯检测仪;11-浓度显示;12-通讯模块;13-键盘;14-麦克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煤矿用本质安全型感应验电笔,包括测试笔体,测试笔体包含测试探杆1的绝缘外壳2,绝缘外壳2内置有与测试探杆1串联的电磁感应元件3、发光元件4、发声元件5,电磁感应元件3通过固定在绝缘外壳2的测试探杆1连接;发光元件4、发声元件5两端并联有电容6,测试笔体的内部设置有人员定位模块7;测试笔体的外部设置有照明元件8,且照明元件开关9设置于绝缘外壳2上;测试笔体的内部设置有瓦斯检测仪10,与瓦斯检测仪10连接的浓度显示11设置于绝缘外壳2上,且绝缘外壳2上标设有与浓度显示11对应的档位;测试笔体的内部设置有通讯模块12,与通讯模块12连接的键盘13以及麦克风14设置于绝缘外壳2上。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涛,未经杨玉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谐波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测试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