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泵的耐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606.2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尹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04C2/1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6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泵 耐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泵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转子泵的耐磨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的政策,随着大批污水、污泥处理厂的成立和进一步扩大,迫切需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良目前以填埋、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但填埋并不能最终避免环境污染,而焚烧成本又很高,对这一现状,我们厂新研发了一种专门用于处理污水、污泥的转子泵,现就对于转子泵作业时泵体、泵盖易磨损、维修成本高,新设计了符合处理污水、污泥转子泵上用耐磨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转子泵上的耐磨装置,安装方便,延长了转子泵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子泵上的耐磨装置,包括泵体、泵盖、转子;在转子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内耐磨板、外耐磨板。
所述的内耐磨板与泵盖固定,外耐磨板与泵体底部固定。
所述的转子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耐磨衬套、下耐磨衬套。
所述的上耐磨衬套、下耐磨衬套是一对对称结构的弧形板。
所述的内耐磨板、外耐磨板上下两端为与弧形板弧度相配的圆弧端,弧形板的端部内表面抵靠在圆弧端的外表面。
所述的内耐磨板、外耐磨板边缘具有用于抵住上耐磨衬套、下耐磨衬套台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转子泵在工作时,转子的前后两侧具有内耐磨板、外耐磨板,而且上下两侧还可设置上耐磨衬套、下耐磨衬套,这样从全方位有效保护转子,使得转子与泵体和工作介质之间的磨损大幅度降低,延长了转子的使用寿命。维修时,只需要更换对应受损的耐磨板或者耐磨衬套即可,成本大大降低。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标号说明:泵体1、泵盖2、转子3、盖板4、内耐磨板5、外耐磨板6、上耐磨衬套7、下耐磨衬套8、台阶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主要涉及到的部件有泵体1、泵盖2、一对转子3。转子3安装在泵体1内工作,泵盖2固定在泵体1的外端,泵盖2的外侧再固定有盖板4。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之一是,在转子3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内耐磨板5、外耐磨板6。内耐磨板5通过螺栓与泵盖2固定连接,这样转子3的内端抵靠在内耐磨板5上,不与泵盖2直接接触。同时外耐磨板6通过螺栓与泵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转子3的外端抵靠在外耐磨板6上,不与泵体1直接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耐磨衬套7、下耐磨衬套8。上耐磨衬套7和下耐磨衬套8是一对对称结构的弧形板,因此本实施例中以上耐磨衬套7进行具体描述。
内耐磨板5、外耐磨板6的上下两端为圆弧端,其弧度与上耐磨衬套7弧形板的弧度相同,上耐磨衬套7端部的内表面可以贴合抵靠在内耐磨板5和外耐磨板6的圆弧端外表面。为了使得装配稳定,在内耐磨板5和外耐磨板6对应上耐磨衬套7、下耐磨衬套8竖直部位的地方,具有突起的台阶9,这样可以将上耐磨衬套7、下耐磨衬套8抵住。
当转子泵工作时,转子3的内外端和上下侧都具有耐磨措施,减少了转子3与工作介质面积,大幅度降低了转子3的磨损,有效延长转子泵的使用寿命。即使受损维修时,也只需要更换内耐磨板5、外耐磨板6或者上耐磨衬套7、下耐磨衬套8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举,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胶片及电路基板
- 下一篇:氧化胺型抗菌高吸水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