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介质过滤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007.0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远根;陈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科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属于过滤罐。
背景技术
悬浮固体是水中不溶解的非胶态的固体物质,它们在条件适宜时会沉淀。多介质过滤罐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固体颗粒。用过滤罐截留悬浮固体,是以过滤介质截留悬浮固体前后的重量差作为衡量过滤罐发挥作用的依据。现有的多介质生物过滤罐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进水口2、放水口3、排气孔4、透明有机玻璃观察孔5、水位观察孔6、人孔7、集水板8、滤料层9、排放口10,罐体1通过罐体支架12进行固定,排气孔4与透明有机玻璃观察孔5均位于罐体1的顶部。人孔7用于维修时人员进出,污水从进水口2进入,通过滤层9处理后,可去除水中大颗粒悬浮物,从而降低水的SDI值,满足深层净化的水质要求。
由于进水口2垂直于罐体1的内壁,进水与滤料层9的接触面积过于集中,导致滤料层9局部所受的冲击大,容易把过滤沉淀在进水口下方的滤料层表面的沉淀物冲散,造成滤料与沉淀物混合在一起,影响滤料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多介质过滤罐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在保证污水进水均匀、稳定,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的多介质过滤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介质过滤罐,它包括多介质过滤罐罐体、进水口、放水口、排气孔、透明有机玻璃观察孔、水位观察孔、钢板人孔、集水板、滤料层、排放口,其要点在于在进水口上连接90度的弯头。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多介质过滤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进水口上连接90度的弯头,由于弯头改变了水的流向,同样大小的进水管对于滤料层出水截面积增大,理论上出水截面积从原先的一条线变成与弯头出口截面相同的一个面,从而分散水的冲力,有利于延长了滤料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改进为弯头的出水端朝上。通过让污水从上端溢出,降低水的流速从而减少水的冲力。
在进水口后端顺序增加法兰片、连接管、弯头、分水器,将进水口延伸到罐体的中心,分水器出口大于进口,呈喇叭状。将进水口延伸到罐体的中心,这样进水对滤料层的冲击以罐体中心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因此其对滤料层的冲击比较均匀。
通过喇叭状分水器的作用,进一步增大出水面积,避免了进水对滤料的冲击,过滤沉淀效果好,不会与滤料混合,大大的提高了滤料过滤效率。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对现有多介质过滤罐改动小,进水均匀、稳定,处理效果好,提高反冲洗能力,延长滤料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多介质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罐体 2进水口 21连接管 22弯头 23分水器 24法兰片 3放水口 4排气孔 5观察孔 6水位观察孔 7人孔 8集水板 9滤料层 10排放口 11排渣孔 12罐体支架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实用新型,对下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改,添加和替换都是可能的,都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 2所示,一种多介质过滤罐,与现有的多介质过滤罐相同,包括多介质过滤罐罐体1、进水口2、放水口3、排气孔4、透明有机玻璃观察孔5、水位观察孔6、钢板人孔7、集水板8、滤料层9、排放口10,罐体1通过罐体支架12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上,在进水口2上连接90度的弯头22。由于在进水口2上连接90度的弯头改变了水的流向,同样大小的进水管对于滤料层9出水截面积增大,理论上出水截面积从原先的一条线变成与弯头出口截面相同的一个面,从而分散水的冲力,有利于延长了滤料的使用寿命。其余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2,如图 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弯头22的出水端朝上。其余未述部分与上例相同。
实施例3,如图 4所示,在进水口2后端顺序增加法兰片24、连接管21、弯头22、分水器23,将进水口延伸到罐体1的中心,分水器23出口大于进口,呈喇叭状。把进水引入到罐体中心部位,并使进水从分水器23上端溢出,增大出水面积,避免了进水对滤料的冲击,过滤沉淀效果好,延长滤料使用周期。其余未述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科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科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冲式网式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选煤厂双层浓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