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夹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615.X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曾东荣;龚世铎;蔡佳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多功能夹扣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使被固定的负载件产生不同角度枢转及定位的夹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应用于自行车龙头上的夹持固定装置,较常见的有如图1A所示的结构,其主要是于一具较佳摩擦效果与弹性(如:橡胶材质)的本体9上设有一具开口的束套凹部91,于该束套凹部91二旁侧分别反向延伸一侧部92,于二侧部92之间形成夹持凹部93,且于各侧部92上分别设有一对应的贯孔921;使用时,可依需要于夹持凹部93内设置一防滑衬垫8,并以一螺栓7贯穿二贯孔921,再以一调整螺帽71螺合于该螺栓7上,可迫使该夹持凹部93夹套于自行车龙头上,而待固定的负载件则可伸入该束套凹部91内,并将其迫紧固定,藉以达到将预设负载件固定于自行车上的功效。
再者,又如图1B所示的另一用于自行车的夹持固定装置,其包含本体95与枢接于本体95的侧部96,于本体95上设有一供待固定的负载件锁固的固定部951,且本体95与侧部96相对应的内侧面凹设有凹缘,以形成一夹持凹部97夹套于自行车上的杆体,再以一螺栓7与一调整螺帽71螺合锁固侧部96与本体95相对于枢接端的另一端,藉以达到将预设负载件固定于自行车上的功效。
然而,上述的夹持固定装置(本体9、95)其仅单纯地可将负载件固定于自行车(龙头)上,但却缺乏供负载件调整角度或高度的机制;且其束套凹部91或固定部951亦有容纳空间及形状上的限制,致使其整体应用上难以满足各不同身材使用者或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有鉴于已知应用于自行车龙头上的夹持固定装置有上述的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夹扣装置,其可经由简易的操作方式进行枢转角度的调整,且产生稳固角度定位,具有极佳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夹扣装置,其可与不同的承载件形成易于拆卸的结合,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夹扣装置,其至少包括固定座,其特点是:还包括与相关负载件相结合的活动座,该固定座具有一能套合固定于预设管状体周侧的夹持孔,于该固定座周侧设有至少一向外凸伸的结合部;该活动座设有一连结于该结合部的被结合部,且该活动座经由被结合部与结合部的连结,而能进行相对于固定座的枢转活动。
所述活动座的被结合部直接枢接于固定座的结合部。
所述活动座设有一与该负载件相抵触的接触面,且该负载件直接结合于该接触面上。
所述结合部与被结合部之间的接触部位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数个凸齿。
所述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设有延伸组件,该延伸组件于一端设有与该结合部相枢接的第一延伸端,延伸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与该被结合部相枢接的第二延伸端。
所述延伸组件的第一延伸端的枢转轴心与该第二延伸端的枢转轴心呈不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延伸端的枢转轴心与该第二延伸端的枢转轴心相互垂直。
所述延伸组件的第一延伸端与固定座的结合部间的接触部位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数个凸齿,而延伸组件的第二延伸端与活动座的被结合部间的接触部位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数个凸齿。
所述活动座经由一组接组件与负载件相结合,于该组接组件上设有数个定位孔及至少一侧凸部,该数个定位孔供数个定位组件贯穿并结合于负载件上,而于该活动座上则设有至少一容纳该侧凸部滑动的导槽。
所述固定座由二个具有半圆环形结构的半座体相对结合而成。
所述夹持孔内设有防滑衬垫。
如此,藉由各相对枢接的接触部位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数个凸齿,使该活动座进行与固定座相对枢转活动时,可产生不同角度的定位效果;枢转角度的调整操作简单,能产生稳固角度的定位,使用极为便利;可与不同的承载件形成易于拆卸的结合,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一已知夹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另一已知夹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及应用情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