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解块状物的溶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223.3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波;张寿忠;朱天兵;苗成才;战天剑;韩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解 块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块状物的溶解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块状物(如块碱、块盐等)的溶解设备主要由搅拌桨、搅拌电机、筒体等组成。对于易结块化工产品,在加料过程中需要预先进行粉碎,否则,直接将块状物投入带有搅拌的溶解槽中,容易对搅拌轴和搅拌桨造成破坏或需要大功率搅拌电机。目前,避免破坏的措施是在向溶解槽投料前先将块状物粉碎。常用的粉碎方式是采用粉碎设备,粉碎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还可以选择用锤子等硬物直接在包装外敲击,这样会造成包装破裂物料泄漏;或将物料取出到单独器物中破碎,该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物料容易飞溅,伤人或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溶解块状物的溶解槽,该溶解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料过程对搅拌桨和人无伤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溶解块状物的溶解槽,包括搅拌桨、搅拌电机、筒体,筒体上口封闭并留有固体物加料口和溶剂加料口,在搅拌桨和筒体壁之间设有阻隔栅板,固体物料加料口设在阻隔栅板和筒体壁之间,溶剂加料口设置在固体加料口的相对面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溶解槽通过阻隔栅板将块状物和搅拌桨分开,投料过程中块状物不会伤及搅拌桨。在溶解过程中,先加入块状物,再加入溶剂,加完料将加料口封闭,预防了液体溅出伤人。固体物块部分溶解变小后,才能通过栅孔与搅拌桨接触,不会对搅拌桨造成破坏,所需搅拌功率也小。该溶解槽结构筒单、操作方便,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溶解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封头 2.筒体 3.阻隔栅板 4.盖子 5.固体加料口 6.搅拌电机7.溶剂加料口 8.搅拌轴 9.挡板 10.搅拌桨 11.放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溶解块状物的溶解槽,实施方式之一是固体加料口5下设有直通到筒体1底部的网状阻隔栅板3,阻隔栅板3为分布有孔格的网状板,孔径≤5cm,阻隔栅板3的两侧和底端分别焊接在筒体2的内侧面和封头1上,在固体加料口5的对面有溶剂加料口7,在溶解槽的底部设有上展式放料阀11。
阻隔栅板为分布有孔格的网状板,孔格可为方形、长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各种形状,能阻挡固体物直接撞击搅拌桨即可,孔径越小,溶剂过程中搅拌阻力就越小,一般孔径不大于5cm溶解效果较好。阻隔栅板的孔径小于5cm最好。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溶解槽包括封头1、筒体2、搅拌电机6、搅拌轴8、挡板9及搅拌桨10,溶剂加料口7,固体加料口5的面积约占盖子4面积的三分之一。
固体加料口5下设有直通到筒体1底部的网状阻隔栅板3,阻隔栅板3由2mm厚的钢板上加工而成,钢板上加工有孔径为5cm圆孔,圆孔均匀分布,孔间距为2cm,阻隔栅板3的两侧和底端分别焊接在筒体2的内侧面和封头1上。在固体加料口的对面配有溶剂加料口7。在溶解槽的底部设有上展式放料阀11,以防止少量的固体物料进入出料管,阻塞出料管。
以溶解结块的亚硝酸钠为例,先将亚硝酸钠从固体加料口加入溶解槽,然后加入水,浸泡约30min,再开启搅拌。亚硝酸钠在水中浸泡后变得松散,此时开搅拌不会破坏搅拌装置。搅拌过程中盖好盖子,防止液体溅出伤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荔枝的喷水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出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