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迟焦化装置用高温油气防结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5576.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吴国勤;李俊杰;励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9/00 | 分类号: | C10G9/00;C10G9/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04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迟 焦化 装置 高温 油气 结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迟焦化装置,具体指一种延迟焦化装置用高温油气防结焦装置。
背景技术
延迟焦化工艺作为重要的重油加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企业。目前实施该延迟焦化工艺所用的主要设备有焦化加热炉、焦炭塔、放空塔、高压水泵、焦炭池、冷切焦水罐和分馏塔等,其中的焦炭塔是接收经焦化加热炉加热后的原料油,在其内进行裂化和缩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油气从焦炭塔的塔顶的出口管进入到分馏塔中,在此过程中,高温油气容易在塔顶的出口管中结焦。这样,使用时间一长,结焦物容易堵塞该出口管,进而将引起焦炭塔的压降升高,最终导致装置停工。显然,这样的缺陷将严重影响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并影响装置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出口管内结焦而能确保设备长期正常工作的延迟焦化装置用高温油气防结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延迟焦化装置用高温油气防结焦装置,安装在焦化装置的焦炭塔塔顶的油气出口管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在所述油气出口管上且带有进油口的环形管,该环形管通过多个分支管支撑在所述的油气出口管上,且各所述分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的环形管,各所述分支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的油气出口管,同时各所述分支管的下端与所述油气出口管的下端还间隔有距离。
较好的,各所述分支管的下端与所述油气出口管的下端间隔的距离为200mm~300mm。
优选各所述分支管的下端与所述油气出口管的下端间隔的距离为250mm。
上述方案中的分支管的数量可以根据装置的规模和具体需要来设置,较好的,所述的分支管有四根,分别沿所述油气出口管周向均布。
各分支管与油气出口管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优选所述的分支管与油气出口管之间的角度为30°。
所述分支管的下端距离所述油气出口管上端的距离为1000~1500mm。
优选所述分支管的下端距离所述油气出口管上端的距离为1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向环形管和各分支管,可以均匀地向油气出口管内喷射急冷油,以降低高温油气温度,避免结焦,且没有死角,可有效地延长装置的开工周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结焦装置不仅可应用于新建装置,而且也可用于老装置的改造,且改造非常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安装在延迟焦化装置的焦炭塔3的塔顶的油气出口管4上的高温油气防结焦装置包括:
环形管1,环套在油气出口管4上,其上设有将急冷油送入环形管1内的进油口11。
分支管2,有多根,沿环形管1的周长均匀分布,为环形管1的支撑管,其上端口连通环形管的内腔,其下端口焊接在油气出口管上并连通油气出口管4的内腔;本实施例中分支管2有四根,并且各分支管2与油气出口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各分支管2的下端距油气出口管下端的距离为250mm,各分支管的上端距油气出口管顶端的距离为1300mm。
该高温油气防结焦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焦炭塔运行时,从进油口11向环形管1内送入急冷油,进入环形管的急冷油从各分支管2均匀喷入油气出口管4内,降低油气出口管内高温油气的温度。
使用该防结焦装置后,可有效避免高温油气出口管内结焦,从而延长焦炭塔的运行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5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