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售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4688.5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7F13/00 | 分类号: | G07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售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能够基于销售指令将以横向倾倒的姿势堆积并收纳于商品收纳通道(栏)内的商品从最下方起依次逐个地搬出的商品收纳货架的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销售罐装饮料、瓶装饮料、塑料瓶装饮料等的饮料商品的自动售货机具备将商品以横向倾倒的姿势堆积并收纳于作为隔热壳体的主体机柜的商品收纳库内的商品收纳货架。作为该种商品收纳货架已知有采用蛇行式的商品收纳货架。该蛇行式的商品收纳货架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配置的一对货架侧板;商品收纳通道(栏),其由前后相对地架设在该一对货架侧板之间的通道形成板划分而成,并且其上部面对商品投入口;和设置于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的下部并且基于销售指令逐个搬出商品的商品搬出机构。在形成由上述通道形成板划分而成的商品收纳通道的方式中,已知有以下2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为:将由呈圆弧状弯曲的单独部件构成的弓形体(通道形成板)上下连接而成的弓形体列,前后各偏移半间距(pitch)地相对配置,由此将蛇行的商品收纳通道划分而成(例如专利文献1)。此外,另一种方式为:将呈波浪状地连续的多个弯曲部形成的一块通道形成板,前后各偏移半间距地相对配置,由此划分蛇行的商品收纳通道(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119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1702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述蛇行式形成的蛇行的商品收纳通道具有以下优点,即:使从商品投入口投入的商品沿弯曲的通道形成板落下,由此能够降低商品的落下速度,防止商品(容器)的破损、变形。但是,为了使商品的落下速度因蛇行的商品收纳通道而减速,必须增大弯曲的通道形成板的曲率。当增大弯曲的通道形成板的曲率时,一个商品收纳通道的外围面积变大,商品收纳通道在自动售货机的主体机柜的商品收纳库中所占的比率变大。该情况导致商品收纳库中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商品收纳通道的列数(栏数)的减少。这表示在一个自动售货机中能够销售的商品的种类被限制。因此,期望能够通过减小弯曲的通道形成板的曲率、增加商品收纳通道的列数(栏数)来增加销售的商品的种类。但是,存在当减小弯曲的通道形成板的曲率时变得难以使在商品收纳通道中落下的商品的落下速度充分地减小的课题。
在此,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能够使在商品收纳通道中落下的商品充分地减速的自动售货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商品收纳货架,该商品收纳货架具有左右相对配置的一对货架侧板、商品收纳通道和设置于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的下部并且基于销售指令逐个搬出商品的商品搬出机构,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由前后相对地架设在上述一对货架侧板之间的多个通道形成板划分而成,并且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的上部面对商品投入口,上述商品收纳货架通过商品搬出机构将以横向倾倒的姿势堆积并收纳于上述商品收纳通道内的商品从最下方起依次搬出,在上述通道形成板上以自由摇动的方式安装有挡板,上述挡板在向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从商品收纳通道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摇动,并且上述挡板被施力而成为突出到商品收纳通道的状态,该挡板被在商品通道中落下的商品压下而从商品通道退避。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的自动售货机,由于其构成为具有商品收纳货架,该商品收纳货架具有左右相对配置的一对货架侧板、商品收纳通道和设置于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的下部并且基于销售指令逐个搬出商品的商品搬出机构,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由前后相对地架设在上述一对货架侧板之间的多个通道形成板划分而成,并且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的上部面对商品投入口,上述商品收纳货架通过商品搬出机构将以横向倾倒的姿势堆积并收纳于上述商品收纳通道内的商品从最下方起依次搬出,在上述通道形成板上以自由摇动的方式安装有挡板,上述挡板在向上述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从商品收纳通道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摇动,并且上述挡板被施力而成为突出到商品收纳通道的状态,该挡板被在商品通道中落下的商品压下而从商品通道退避。因此具有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4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