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832.3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万垂铭;陈海英;何贵平;姚述光;许朝军;区伟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17/1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51145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技术,尤其是一种直下式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LED作为背光源在液晶面板显示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已经超过90%。背光源模组架构主要有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侧入式LED背光是将LED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面,LED发出的光通过耦合进入导光板,通过反射片、网点的反射和散射将光导出,这样做的缺点在于所形成的画面对比度相对较差,不可进行局部调光。直下式LED背光则可以更准确地呈现图像,并展现出优秀的色彩和明暗对比效果而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一般包括LCD显示屏、扩散板及PCB板,PCB板上设有若干封装后的LED光源,LED光源发出光线后,经扩散板后光线变得均匀、一致,然后均匀地照射到LCD显示屏上,从而实现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照明的作用。
目前的,由于直下式LED背光模组的LED光源在PCB上的分布密度大,LED光源之间的光线容易交叉混光。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增加扩散板到LED光源的距离,进而通过扩散板来分散光线。这就直接导致了LED模组的厚度增加,不利于目前超薄化的发展潮流。
如果将LED光源在PCB上的分布密度降低,即是扩大相邻LED光源之间的距离,以克服LED光源之间的光线容易交叉混光的问题,将会带来光线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普遍采用增加扩散板来解决混光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可以让直下式的背光源更薄的背光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PCB板、二次光学透镜、以及扩散板;所述LED光源固定连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二次光学透镜扣装在所述LED光源上方,该二次光学透镜包括二次透镜本体,在所述二次透镜本体与所述LED光源相邻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在所述二次透镜本体与扩散板相邻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上方;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凹槽的凹槽面后被扩散至左右 偏离竖直线45-85°的范围,然后穿过所述二次透镜本体到达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面,一部分光线经折射到达扩散板,另一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从二次透镜本体侧面射出。
为了使得二次光学透镜同PCB板的机械连接更加牢固,所述二次光学透镜扣装在所述LED光源上方,具体是:在所述二次透镜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柱,在所述PCB板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将二次光学透镜的定位柱插入到PCB板的定位孔中并用胶黏剂牢固连接以实现二次光学透镜扣装在所述LED光源上方。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二次光学透镜同PCB板的机械连接进一步牢固,所述定位柱的数量大于2,分别设置在所述二次透镜本体的下表面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的发光角度为90°-160°。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的发光区域是以该LED光源的中心点为圆心直径在2-3毫米的圆形区域、或者是以该LED光源的中心点为几何中心并且四条矩形边到该几何中心的距离都在2-3毫米的矩形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二次透镜本体厚度的70%。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PCB板的上表面涂覆有一反光层以反射被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面全反射回来的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层的反射率不低于95%。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透镜本体的材料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硅胶、环氧树脂、聚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或玻璃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的封装尺寸大小在1.0mm×1.0mm至6.0mm×6.0mm范围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扩散板与二次光学透镜相邻的一面涂覆有一反射油墨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扩散板与二次光学透镜相邻的一面设置有一增厚凸块,所述增厚凸块设置在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正上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二次光学透镜的两个凹槽将光线打散,从而使得打到扩散板上光线更加均匀,使得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过二次光学透镜后,可以让LED光源与扩散板的间距更小,从而实现薄型化。
2、本实用新型二次光学透镜的第一凹槽可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扩散至左右偏离竖直线45-85°的范围,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对LED光源的选择性范围广,避免了二次光学透镜对LED光源的匹配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