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标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2170.8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杜万才;邓昌立;王志友;黄玉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工塑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杜应龙 |
地址: | 63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机油 标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一种发动机配套产品,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机油标尺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机油润滑运转部位,如活塞在活塞缸中的运动,活塞环与缸壁之间需要机油润滑。机油贮藏在油箱中,有一个使用范围,公知的机油使用用一个机油标尺来界定,机油标尺区别有上、下刻线,机油高于或低于机油标尺上、下刻线限度,发动机会发生故障。机油超过油标尺上刻线,会增加发动机曲轴的转动阻力,造成燃烧机油,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低于油标尺下刻线会烧发动机,造成重大事故。
公知的油标尺总成有一个油标管,内装有油标尺,油标尺用钢带作成,截面为矩形,平时油标尺装在油标管内,需要了解机油时拨出油标尺,读标尺头上的刻线,有时标尺头上、下刻线通过机械打码后降低了钢带本身强度,使用中偶而出现标尺折断事故,断裂部分必须将发动机拆卸将其取出。由于钢带扁形,加上油标管略带弯曲,因此只能一个方向插入油标尺,造成多次试探仍不能插入,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能克服公知技术缺点,往油标管内插入或拔出油标尺能任意方向进行的发动机机油标尺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有一油标管,管身上设有与机架连接的元件,其特别之处在于:有一金属软轴线作为油标尺穿进油标管内,金属软轴线穿进油标管的一端连接有一油标尺头,另一端连有一根手柄。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软轴的特性,所形成的油标尺送进套管测油位或拉出套管读油标都较方便,可以多方向旋转进行,克服了公知技术的缺点,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机油标尺总成油标管立体图;
图2为发动机机油标尺总成油标尺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发动机油标尺总成的油标管1,这是一根直径约10mm的金属套管,壁厚小于1mm,长为50-60mm,中间部分略带弯曲,管身上固定一安装片2,上面有孔通过连接元件如螺钉与机架连接。管的前端连接一段直径略小的阶梯管3。
如图2是与上述油标管配套使用的油标尺,用金属软轴线4作成,金属软轴线的直径约在2.5mm,用钢丝多股铰接,能够用来传递扭矩,软轴线的前端连接有一标尺头5,标尺头5的前端为尖头,后部为圆柱形有孔与软轴线连接,中间为一菱形体6,其长度即为标尺的上、下刻度,其截面图如图3,所述的菱形体有三个面,可以多个方向观察留在菱形面上的液面,优于传统油标尺只能从一个方向看液面。软轴线的后端连接一个阶梯轴,阶梯轴有一小轴7上面有一轴孔与软轴配合,将软轴穿入孔后用冷压方式固定住软轴,软轴与标尺头5的连接也用同样冷压方式。小轴7的外径与油标管1的内孔吻合,便于软轴穿入油标管后径向定位,小轴7的后部连有一直径大于油标管外径的短管8,对软轴轴向定位,短管8上固定有圈形手柄9。
上述结构的油标管1和油标尺,使用时,油标管1固定在机架上,将油标尺插进油标管内,插的过程可对油标尺边推边旋进管内,可在油标管内360°旋转插入,最后依靠阶梯轴对油标尺定位,定位固定都较可靠。拔出油标尺也较方便。只要油液在菱形体6的长度范围内,都属于安全范围内,给使用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工塑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充工塑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21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