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陶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916.3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姜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武刚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F24C15/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肖哲 |
地址: | 520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陶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陶炉,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带定位边框的电陶炉。
背景技术
电陶炉利用电热丝进行发热,同时利用红外辐射原理进行热量传导,其操作简便,导热效率较高,既可以作为厨具,亦可以作为暖炉使用,因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电陶炉外壳都是采用塑胶注塑成型,或是通过铝合金或不锈钢片折弯成型制成的,然后在成型的正方形框、长方形框或圆形框上直接粘合微晶板或将微晶板嵌入粘合在炉外壳内而成,在注塑、折弯、成型时普遍存在有公差难控制,或是炉面微晶板自身合理公差导致装配过程不易配合壳体的问题,导致损耗较大,例如微晶板装不进炉外壳内,微晶板装进炉外壳后缝隙过大,或微晶板装上去后因炉外壳不对称造成斜边或其他部分外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定位边框的电陶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电陶炉包括壳体、面板及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一定位边框。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边框及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边框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边框内侧呈条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定位边框可以作为装饰,使外表更为美观,亦可以取代提手的作用,方便摆放、挪动,或是可以作为嵌入桌台或灶台下的固定边框;第二,在四条装饰边框及电陶炉外壳上设计螺丝孔位进行固定、两边可以通过螺母的活动调节进行定位,避免炉面微晶板或炉外壳在生产中因正负公差造成的损失,第三,装饰边框使用条齿状结构可以使粘胶过程中胶水不易外露并提高胶水的附着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2、面板;3、定位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所述电陶炉包括壳体1、面板2及发热装置3,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一定位边框3。
优选地,所述定位边框3及所述壳体1上设有定位螺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边框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
优选地,所述定位边框3内侧呈条齿状结构。
根据以上说明书中的阐述,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武刚,未经姜武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碳纤维远红外电加热器
- 下一篇:用于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调风装置及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