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缩车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9139.9 | 申请日: | 201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衣,具体涉及一种收缩车衣,属于IPC分类B60J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衣即按汽车的外形尺寸用凡布或其它柔韧耐磨材料制作的外罩衣,汽车的防护用品。能对车漆、车窗玻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经常使用车衣能够延长车漆使用寿命,使车漆光亮如新。
车衣由衣身、扣带、弹簧拉钩三部分组成。前扣带为封闭性的,使用时从头部套进去,后扣带为开放性的,用插锁(其它锁亦可)将车衣与车尾部固定住,无专用钥匙不能取下,然后将车衣两边的弹簧拉钩钩住车体下沿,便可将车衣牢牢固定在车体上。
因车衣面积大,将整个车身套置操作起来相当困难,为此市面上出现具有收纳机构的收缩车衣,此类收缩车衣通过安装在车顶上的收纳机构,从周边依次拉出车衣套置在汽车表面,相对传统的车衣套置操作起来简单多了,不过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车衣需要从多收纳机构周边多个角度拉出,效率低;
二,车体较宽、较长,使用者需要移动多次,时间花费多,也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拉升效率高、时间花费少,省力的收缩车衣。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收缩车衣,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两侧底座板,设于底座板之间的底座架组成;所述车衣收纳在底座板之间的收纳工作位内,车衣的端部与一导衣棒相固定。
所述导衣棒由一节节直径递增的棒体单元叠套而成,可通过棒体单元位移实现导衣棒整体长度的收缩或增长。
所述导衣棒两端卡设在底座板所设的卡槽内。
通过卡槽可方便导衣棒的固定,且使导衣棒在车衣收纳后能与底座合为一体,增加底座美感。
所述底座架上设有收卷机构,车衣的末端固定在收卷机构内。
通过收卷机构,可使车衣收卷有序。
所述导衣棒的侧边还设有挂钩。
通过挂钩,可使车衣牢固的覆盖在车体上。
所述收卷机构带有自锁功能,一收卷引线的一端设于自锁机构内,通过收卷机构所述收卷引线可进行拉升及收卷,收卷引线另一端以波浪曲线方式上下间隔穿过车衣所设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收缩车衣,通过车衣端部与之固定的导衣棒,只需使用者从车体侧边走过就可以方便的将车衣导出覆盖在车体上,车衣遮盖效率高,时间花费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缩车衣的结构示意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缩车衣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图2,所述一种收缩车衣,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由两侧底座板(1),设于底座板(1)之间的底座架(2)组成;所述车衣(3)收纳在底座板之间的收纳工作位内,车衣(3)的端部与一导衣棒(4)相固定。
使用时,将底座安放在汽车车顶上,然后通过一只手抓着导衣棒(4)将收纳在底座板(1)之间收纳工作位内的车衣(3)拉出即可,因导衣棒(4)为一根棒体,由导衣棒(4)固定的车衣(3)导出底座架(2)之间的收纳工作位时是呈展开状态,因此比传统的车衣遮盖速度要快,效率要高,且使用者只要在汽车一侧就可以完成遮盖,时间花费少。
所述导衣棒(4)由一节节直径递增的棒体单元(图未标)叠套而成,可通过棒体单元(图未标)位移实现导衣棒(4)整体长度的收缩或增长。通过可伸缩的导衣棒(4)结构,针对不同的车形,在使用导衣棒(4)将车衣(3)拉出进时进行长度调节即可,相对的,收缩车衣的底座也可以做的更小一点,使得此收缩车衣更加容易携带。
所述导衣棒(4)两端卡设在底座板(1)所设的卡槽(5)内。
通过卡槽(5)可方便导衣棒(4)的固定,且使导衣棒(4)在车衣(3)收纳后能与底座合为一体,增加底座美感。
所述底座架(2)上设有收卷机构,车衣(3)的末端固定在收卷机构内。
通过收卷机构,可使车衣收卷有序。
所述导衣棒(4)的侧边还设有挂钩(图未标)。
通过挂钩,可使车衣牢固的覆盖在车体上。
所述收卷机构带有自锁功能,一收卷引线(6)的一端设于自锁机构内,通过收卷机构所述收卷引线(6)可进行拉升及收卷,收卷引线(6)另一端以波浪曲线方式上下间隔穿过车衣(3)所设穿线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9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墨水漏出的圆珠笔芯
- 下一篇:一种工程塑料切料机的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