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下料溜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265.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慧高;辜大志;王忠良;刘征东;熊星;漆小东;周玉玺;付光年;黄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溜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井下料溜井。
背景技术
矿区井下生产、基建的砂石运输一直是矿山生产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在矿区向井下作业面运输砂石都通过钻孔下料的方式进行,即在地表对应井下作业面处用钻机钻孔,通过钻孔向井下倒泻砂石,但钻孔由于口径限制下料能力相对较小,易堵塞,难疏通,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下料能力强、结构稳固的矿井下料溜井。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井下料溜井,包括井筒,所述井筒上口端位于地表、下口端位于井下作业面,所述井筒筒壁由内到外依次由单筋混凝土层和锚网支护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筒壁内侧还设有锰钢防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井筒的直径为3-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较大口径,下料能力强;具有坚实的支护措施,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矿井下料溜井,包括井筒1,井筒1的上口端6位于地表、下口端7位于井下作业面,井筒1的筒壁2由内到外依次由单筋混凝土层4和锚网支护层5构成;筒壁2内侧还设有锰钢防磨层3;井筒1的直径为3-5m。
使用时,通过井筒上口端6倒入砂石,砂石顺着井筒1下落到井下工作面,然后通过车辆将倒入的砂石运至各作业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悬挂式线缆滑动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井乏风应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