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导供油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107.7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单俊峰;冉冀康;曲春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导 供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先导供油阀,属于机械设备润滑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多路阀和集成阀组在多执行机构的液压系统应用越来越广,同时对多路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体积小、多功能化等。这就要求控制多路阀阀芯的先导油路系统以及先导供油系统更加精巧。由于先导油路是放大级元件的控制油路,因此先导油路的压力波动往往经过滑阀而被放大,造成主系统的压力波动大,使系统执行机构产生“点头”现象以及控制精度大大降低。目前多路阀先导控制油路往往是减压阀+溢流阀,还需要各种阻尼元件消除压力波动。而在先导集成阀组单独设计时,也要选用减压阀+溢流阀+蓄能器+阻尼元件,蓄能器和阻尼元件都是用来消除先导油路压力的波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先导供油阀,解决现有先导供油阀的体积大、泄漏量大导致功耗高,稳定性不高的缺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导供油阀,主要由安装在阀体安装孔内的堵头、密封圈、阀杆、阀套、阀芯和弹簧组成,所述阀套设置在所述阀体安装孔的底部,在所述阀套内设置有所述阀芯,所述阀套上设有进油口、回油口以及工作油孔,并在所述阀体上开有与所述进油口、回油口以及工作油孔匹配的导油孔,所述阀芯轴向有盲孔作为通油道,所述阀芯外壁上具有三个凸肩,相邻凸肩之间设有与所述通油道相通的径向孔;所述阀芯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所述阀杆上套接有弹簧并由所述堵头密封在所述阀体的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先导供油阀,所述进油口、回油口以及工作油孔的径向方向上都设有六个小孔,均布的小孔可以起到均压的作用,减少阀芯的轴向摩擦力。
进一步的,前述的先导供油阀,所述阀杆与阀芯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减压阀、溢流阀和阻尼元件于一体,而且体积小,很容易集成,特殊阻尼型式使阀减压和溢流更加稳定,减少系统压力的波动;特殊的阀开口型式,减少阀芯的摩擦力和卡紧力,使阀控制精度更高。同时能很好的保持工作口压力恒定,不管进口压力如何变化都可以保持工作口的压力恒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压功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溢流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先导供油阀,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由安装在阀体安装孔1内的堵头2、密封圈3、阀杆4、阀套5、阀芯6和弹簧7组成,阀套5设置在阀体安装孔的底部,在阀套内设置有阀芯6,阀套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以及工作油孔A,并在阀体上开有与进油口P、回油口T以及工作油孔A匹配的导油孔,进油口P、回油口T以及工作油孔A的径向方向上都设有六个均布的小孔,均布的小孔可以起到均压的作用,减少阀芯的轴向摩擦力,小孔的数量多,直径小,所以雷诺数也小,在流量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液体的层流,提高阀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减轻阀芯的质量,减少阀的惯性;阀芯6轴向有盲孔9作为通油道,阀芯外壁上具有三个凸肩8,相邻凸肩8之间设有与通油道相通的径向孔10;阀芯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阀杆4,阀杆4上套接有弹簧7并由堵头2密封在阀体的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由于控制腔经过径向的间隙与工作油孔A导通,而此时工作油孔A和进油口P相通,控制腔的压力使阀芯向上移动,此时进油口P的6个小孔与阀芯的凸肩的边缘形成了6个“弓”形面积的节流通道,形成减压功能。如图4所示,当控制腔的压力随负载的增加而使压力升高,则阀芯上移动,上移到进油口P与阀芯的上部凸肩的边缘形成6个“弓”形面积的溢流通道,使工作油孔A的压力减小,形成溢流功能,阻止工作油孔A压力过高。由阀芯和阀套组合的下部控制腔与工作油孔A的连通是依靠阀芯与阀套轴向的间隙,由于这间隙很小,所以在工作时这个间隙可以起到很好的阻尼作用,而且该阻尼随阀芯的移动而在变化,这就使得阀芯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当进油口P压力如何变化时,工作油孔A压力均可以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值,给液压系统提供稳定的先导压力。阀套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T的距离大于阀芯的两凸肩的距离,这使阀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定的负开口量,负开口量不但可以减少阀的内泄漏量,而且还可以在阀的设计压力值的很小范围内产生很小的高频极限环震荡,而这种震荡幅值很小,可以很好的消除阀芯的摩擦力和卡紧力。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