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自动除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6221.6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兵 |
主分类号: | B07B7/00 | 分类号: | B07B7/00;B07B1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36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状 物料 气化 沉淀 自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状物料除杂质装置,具体为一种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自动除渣器。
专利号为ZL201020156435.2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除渣器。其工作原理:在通料槽下有两个并列的集渣箱,集渣箱下部分为充气箱,集渣箱和充气箱之间为透气层,集渣箱上连接有分料箱,分料箱内设有分料翻板,充气箱分别连接风机,在工作中通过分料翻板的作用形成两个独立除渣系统,这样一个箱体除渣,另外一个箱体可人工清渣,物料输送和除渣作业连续稳定。该技术方案所述的装置除渣比较充分,人工清渣操作便捷。由于存在人工清渣,操作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分料翻板开关不严有时出现一定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在的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除渣装置中不能自动除渣而提供一种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自动除渣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自动除渣器,包括集渣箱,集渣箱上部有通料槽,集渣箱底部有充气箱,在充气箱与集渣箱之间有透气布,透气布上有透气保护板,在集渣箱体内装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输送装置,在搅拌轴尾端出料位置设有搅拌叶片。
在使用中,粉状物料通过斜槽过渡区进入集渣箱,罗茨风机通过高压送风管向充气箱内送风,集渣箱内的粉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呈现流态化,粉料的密度变小,其中密度较大的渣子就在呈悬浮状态的粉料中沉落到集渣箱底部,实现渣子与粉料的分离。在集渣箱底部受旋转的输送装置的推动下,沉积在集渣箱的渣子向箱体的尾部运动,在箱体尾部平行叶片的作用下把渣子通过出渣管挤出箱体。
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除渣器相比,现在的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除渣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除渣区域更长,在搅拌叶片的缓慢搅动下,集渣箱内物料更加松动,气化阻力减少,分布更均匀,除渣效果更好,更加上搅拌叶片把沉淀后的渣子集中输送到集渣箱尾部,由尾部平行叶片把渣子通过具有料封作用的出渣口排出箱体外,减轻了清渣操作的劳动强度和粉尘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部面图
图2为图1的A‑A部面图
图3集渣箱与通料槽过渡部位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图(螺旋型)
图5为集渣箱体与搅拌穿越部分的密封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
图7为充气箱与集渣箱部位联接图
图中:1‑减速电机、2‑联轴器、3‑前轴承座、4‑搅拌轴、5‑密封盒、6‑搅拌叶片、7‑充气箱、8‑搅拌叶片轴、9‑集渣箱、10‑出渣管、11‑尾部轴承座、12‑通料槽、13‑通气管、14‑密封盖板、15‑斜槽法兰、16‑支管、17‑蝶阀、18‑主管、19‑罗茨风机、20‑螺旋叶片、21‑密封外壳、22‑挡板、23‑顶丝、24‑密封内顶板、25‑毛毡、26‑橡胶密封垫、27‑溜槽、28‑出料器、29‑透气布、30‑透气保护板、31‑过渡气箱、32‑空气斜槽。
如图1、2年示,一种粉状物料气化沉淀式自动除渣器,包括集渣箱9,集渣箱9上部有通料槽12,集渣箱9底部有充气箱7,在充气箱7与集渣箱9之间有透气布29,见图7,透气布29上有透气保护板30,在集渣箱9体内装搅拌轴4,搅拌轴4上设有输送装置,在搅拌轴4尾端出料位置设有搅拌叶片。
所述的输送装置为可调整角度的搅拌叶片6(如图1所示意)或者固定的螺旋叶片20(如图4所示意)。
所述的输送装置为可调整角度的搅拌叶片6(如图1所示意)或者固定的螺旋叶片20(如图4所示意)。
搅拌叶片6与搅拌轴4之间设有一定角度,这样在搅拌轴4旋转过程中把集渣箱9内沉积的渣子输送到尾部,尾部在回转方向装一至四片与搅拌轴4平行的叶片,这样尾部叶片旋转使输送到这里的渣子通过出渣管10排出集渣箱9侧壁,出渣管10要有一定的长度,这样保证渣子在排出时集渣箱9内的气体和粉料不至于排出,出渣管10安装在尾部叶片的出料方向。
如图1所示意,搅拌轴4穿过集渣箱9壁,搅拌轴4通过密封盒5与集渣箱9密封,搅拌轴4通过前轴承座3与尾部轴承座11支撑,搅拌轴4一端通过联轴器2和减速电机1联接。
如图1、2所示意,集渣箱9末端出料方向的侧壁下方有一节出渣管10,出渣管10口设有可开的加配重的密封盖板14。
如图1、2所示,在集渣箱9底部的充气箱7分为两个气室,两个气室分别由支管16供气,每个支管16通过蝶阀17与主管相连,主管18由罗茨风机19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兵,未经张天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6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纺织机纱线筒
- 下一篇:一种配电变压器的安装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