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化污水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6077.6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顾才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才坤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长矿及煤矿等污水也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就成了人们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一般采用多个滤水池并排排列,通过多个水泵将待处理污水抽送入不同的水池进行一层层的过滤,每个滤水池用于过滤不同的杂质,缺点是,整个滤水池占地面积大,且需要用多台水泵进行污水的抽送,无形中增加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净化污水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净化污水处理池,至少有两个滤水池上、下排列而成,下层的滤水池面积大于上层的滤水池面积,所述滤水池的池壁由两层过滤砖构成,两层过滤砖之间设置有过滤隔层,所述过滤隔层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滤料。
优选地,所述滤水池上均设置有一清洁口,所述清洁口设置在滤水池池壁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过滤隔层通过支架固定于两层过滤砖中,所述过滤砖为全透型过滤砖。
优选地,所述滤水池横截面为四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占地面积小,清洗方便,且所用水泵数量少,过滤效果佳,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滤水池的池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净化污水处理池,如图1所示,至少有两个滤水池上、下排列而成,下层的滤水池面积大于上层的滤水池面积。图1中标示了第一滤水池1、第二滤水池2、第三滤水池3三个滤水池,三个滤水池的体积依次增大,可以使得上层滤水池内的水很好的流入下层滤水池中。所述滤水池的池壁由过滤砖砌成。
结合图2所示,所述滤水池的池壁由第一过滤砖11、第二过滤砖12构成,两层过滤砖之间设置有过滤隔层4,所述过滤隔层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滤料。
所述过滤隔层4通过支架固定于两层过滤砖中,所述的过滤砖均为全透型过滤砖。待过滤的污水经过过滤隔层4时,过滤掉相关的杂质,并通过第二过滤砖12流向下一层的过滤池,由于过滤池的上、下叠加形式,污水直接通过重力流入下个水池,无需再通过水泵进行抽送。
为了方便过滤池的清洗,所述滤水池上均设置有一清洁口11,所述清洁口11设置在滤水池池壁的下部。一段时间后,将清洗口打开,过滤隔层内的污物通过水冲洗流出,由于过滤隔层与池壁之间是通过支架设置,可以根据过滤的需要进行过滤隔层的更换,拆卸方便。考虑到承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池底部为不透水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示的滤水池横截面为四边形,当然也可以采用圆形或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滤水量的多少并没有限制,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才坤,未经顾才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6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