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动车后轮轮毂电机与人力内变速结构相结合的电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4897.1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陆炳林;周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川邻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60 | 分类号: | B62M6/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刘莹 |
地址: | 2018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车 后轮 轮毂 电机 人力 变速 结构 相结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轮毂电机的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后轮轮毂电机的助动车,在需要人力变速功能时,只能使用外变速飞轮。外变速飞轮体积大,还需要加装拨链器,安装、调整难度大,并且无法安装链罩,对安全和清洁都有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市场上现有的内变速器后轮轴改造后安装在电机上,使助动车在电辅助驱动的同时,可以使用人力变速驱动,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齿轮行星减速机构、离合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将内变速器后轮外壳与电机外转子加工连为一体,并将电机转轴和内变速装置的转轴加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使用了内变速系统,人力驱动的传动只需要单飞轮,不需要安装拨链器,安装非常方便;调节不同的档位,达到省力、快速的骑行方式。自行车上可以安装链罩,隔绝油污,外型美观。其结构功能特点是在人力变速可调的同时,保持轮毂电机不采用变速装置,助动功能不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将内变速装置与电机没有连为一体的结构图;
附图2是将内变速装置与电机连为一体的结构图;
附图3是内变速器后轮外壳与电机外转子加工连为一体的结构图;
附图4是电机转轴和内变速装置的转轴加工为一体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机轴;2-电机外转子;3-电机定子;4-固定连接件;5-行星轮架棘爪;6-变速器后轮外壳;7-行星齿轮;8-行星轮架;9-内齿轮;10-回位弹簧;11-内齿轮棘爪;12-离合器;13-飞轮座;14-螺母;15-轴承;16-变速装置轴;17-飞轮座棘爪;18-滚珠;19-飞轮;20-推杆;21-操纵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将内变速器后轮外壳6与电机外转子2加工连为一体,并将电机转轴1和内变速装置的转轴16加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内变速后轮轴外壳上现有的孔,将内变速外壳6与电机外转子2固定连接为一体,再将内变速系统转轴16进行加工,和电机轴1连接为一体起。
以下以三变速系统为例,说明七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齿轮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链轮传动机构组成。
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轴1、电机外转子2、电机定子3,轴承15;齿轮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轮架棘爪5、行星齿轮7、行星轮架8、内齿轮9、内齿轮棘爪11、变速装置轴16;离合机构包括回位弹簧10、离合器12、推杆20、操纵器21;传动机构包括飞轮座13、飞轮19、飞轮座棘爪17。
行星轮架棘爪5的作用如图2所示,行星轮架8正转时带动变速器外壳6旋转;行星轮架8逆转时不影响变速器外壳6旋转。
飞轮座棘爪17的作用是飞轮座13正转时带动内齿轮9旋转;飞轮座13逆转时不影响内齿轮9旋转。
内齿轮棘爪11作用是内齿轮9正转时带动变速器外壳6旋转;内齿轮9逆转时不影响变速器外壳6旋转。
飞轮19带动飞轮座13、离合器12同转速转动。离合器12通过推杆19和回位弹簧10控制位置,可轴向运动,实现离合功能。
变速装置轴16与电机轴1同轴心固定连接,安装固定在电动自行车架上。
电机外转子2与变速器外壳6固定连接,连接电动自行车车轮,转动时使车轮旋转。
初始位置即图1所示:
人驱时,离合器12挤压住内齿轮棘爪11,使内齿轮棘爪11不工作。飞轮19旋转时带动飞轮座13旋转,飞轮座13旋转通过飞轮座棘爪17传递给内齿轮9,内齿轮9旋转通过齿轮行星减速系统减速后,使行星轮架8旋转,行星轮架8旋转通过行星轮架棘爪5传递至变速器外壳6,实现车轮转动。整个传递过程通过一次减速,变速器外壳6旋转角速度小于飞轮座13。
操纵器21操纵推杆20,使离合器12往左移,离开内齿轮棘爪11的位置,内齿轮棘爪11张开实现功能。此时,飞轮19旋转时带动飞轮座13旋转,飞轮座13旋转通过飞轮座棘爪17传递给内齿轮9,内齿轮9旋转通过内齿轮棘爪11传递至变速器外壳6,实现车轮旋转。此时虽然行星齿轮系统依然在工作,但是由于星轮架8经过减速后转速比内齿轮9低,相对变速器外壳6为逆转,所以此时行星轮架棘爪5不工作。整个传递过程没有变速,变速器外壳6旋转角速度等于飞轮座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川邻精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川邻精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4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洗衣机的波轮、洗涤桶组件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 下一篇:悬臂式链式电脑绣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