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的隐藏式沉降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679.6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英;梁义;臧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隐藏 沉降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沉降观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沉降的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沉降观测是对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变化所进行的周期性观测,在建筑物的工程施工中和完工交付使用后长达数年的时间内,都要通过反复观测沉降观测点来获取建筑物稳定性的信息,以及时应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危害;目前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都比较简单,通常均为在建筑物各观测位置预埋一根钢筋或角钢,此钢筋(角钢)外露出建筑物100mm~150mm左右,以测量时将测量塔尺立在钢筋(角钢)的顶端。但随着对建筑物外观美化要求的日益提高,这种突出在外的沉降观测点就有碍观瞻,给建筑物外观带来影响,同时,此沉降观测点一般埋设在距地面0.5m处,突出在外的钢筋(角钢)也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一是容易被碰撞,造成钢筋(角钢)变形、破坏、偏位,直接影响沉降观测的精度,二是可能给人员,尤其是小孩带来意外碰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建筑物的隐藏式沉降观测装置,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使墙面平齐、美观,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建筑物的隐藏式沉降观测装置(简称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是:该建筑物的隐藏式沉降观测装置主要由观测盒、观测轴、转轴、锁止夹和锚筋组成,此观测盒呈竖向直立状,此观测盒主要由盒体、盒门、锁扣和铰链(合页)组成,此盒体为长方体空腔壳体,且此盒体的前侧面是用铰链(合页)安装的并带锁扣的盒门,此盒门能作180°的(外翻)开启或闭合,在此盒体后侧板外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焊装锚筋,当盒体埋设在建筑物墙体内时,使盒体与砼牢固连接,同时,在此盒体的左右侧板内表面的下端段上对称地分别焊装轴套管,并在此左右轴套管中铰接安装呈水平的转轴,在此转轴的中段上套装观测轴并与转轴相固定,即此观测轴与转轴一起转动,此观测轴是呈竖向设置的圆柱体,此观测轴的顶部为球体,而观测轴的下端部为圆弧形,在此观测轴的下端段上开设径向中心孔,在此径向中心孔中穿装转轴并固定连接,此外,在此盒体的后侧板内表面的上部中间固定安装均呈圆弧形的左右弹性夹片,此左右弹性夹片组成锁止夹,当观测轴在盒体内竖向直立时,此锁止夹将观测轴夹住,此观测轴的长可为100mm~150mm,此观测盒、观测轴、转轴、锁止夹均可使用不锈钢制成,此锚筋可采用螺纹钢段制成。
浇筑建筑物的砼墙时,按照设定的位置,就将本沉降观测装置埋置在砼墙体内,使用时,将盒门打开,将不锈钢观测轴从盒体内转出,自然放平直,即可进行观测;不用时,即将不锈钢观测轴对应夹在锁止夹中收纳于盒体内,便于安全保存,同时不锈钢的盒体嵌入砼墙内,提高了建筑物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建筑物的隐藏式沉降观测装置,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使墙面平齐、美观,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建筑物的隐藏式沉降观测装置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建筑物的隐藏式沉降观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中:
1、观测轴 2、盒体 2-1、后侧板 3、盒门 4、锁扣 5、转轴 6、锁止夹 7、锚筋 8、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