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622.6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杜天民;刘萃;马友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4 | 分类号: | B30B15/34;B30B11/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料加工棒材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推棒机。
背景技术
在用四氟材料等生产密封件等产品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往往将粉料制成棒材,现有棒材生产主要采用模具生产,该方法生产出来的棒材存在以下缺点:其一,棒材长度短,在加工零件时,不但生产效率低,还会造成材料浪费;其二,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其三,因受模具压力温度控制等因素影响,棒材生产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棒材可以无限长、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棒材质量高的推棒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成型管,在所述成型管的后方设置有架体,在所述架体上上设置有带有顶杆的液压油缸,所述顶杆伸入所述成型管的末端,在所述成型管靠近后端的上方设置有料仓,,在所述料仓的前方的成型管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加热套、第二加热套和第三加热套,在所述第三加热套的前方设置有冷却套。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第一加热套、第二加热套、第三加热套和冷却套的截面为环状;
所述成型管为平行的两根;
所述第一加热套、第二加热套、第三加热套和冷却套的截面为带有内圆孔的矩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棒机,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成型管,在所述成型管的后方设置有架体,在所述架体上上设置有带有顶杆的液压油缸,所述顶杆伸入所述成型管的末端,在所述成型管靠近后端的上方设置有料仓,,在所述料仓的前方的成型管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加热套、第二加热套和第三加热套,在所述第三加热套的前方设置有冷却套,在第一加热套、第二加热套和第三加热套的温度分别为100℃、200℃和360℃左右,粉料从料仓内落入成型管中,液压油缸的顶杆前移,顶压粉料,然后顶杆后移至料仓的后方,粉料继续下落,如此循环,在粉料逐渐加热过程中膨胀,与成型管的管壁形成很大阻力,液压油缸的顶杆将粉料压实,随着粉料的温度逐渐升高会变成液态,液体进入冷却套内部的成型管时,温度降低材料凝固,且材料收缩,周边脱离成型管,形成棒材,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棒材长度可以很长,而且棒材成型温度和压力基本一致,棒材质量好;其二,由于所述第一加热套、第二加热套、第三加热套和冷却套的截面为环状,成型管受热或冷却温度均匀,生产出的棒材质量高;其三,由于所述成型管为平行的两根,所述第一加热套、第二加热套、第三加热套和冷却套的截面为带有内圆孔的矩形,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推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成型管的截面图;
图3为另一种成型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推棒机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推棒机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成型管1,在成型管1的后方设置有架体2,在架体2上上设置有带有顶杆3的液压油缸4,顶杆4伸入成型管1的末端,在成型管1靠近后端的上方设置有料仓5,,在料仓5的前方的成型管1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加热套6、第二加热套7和第三加热套8,在第三加热套8的前方设置有冷却套9。在第一加热套6、第二加热套7和第三加热套8的温度分别为100℃、200℃和360℃左右,粉料从料仓5内落入成型管1中,液压油缸4的顶杆3前移,顶压粉料,然后顶杆3后移至料仓5的后方,粉料继续下落,如此循环。在粉料逐渐加热过程中膨胀,与成型管的管壁形成很大阻力,液压油缸4的顶杆3将粉料压实,随着粉料的温度逐渐升高会变成液态,液体进入冷却套9内部的成型管1时,温度降低材料凝固,且材料收缩,周边脱离成型管,形成棒材,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棒材长度可以很长,而且棒材成型温度和压力基本一致,棒材质量好。
如图2所示,第一加热套6、第二加热套7、第三加热套8和冷却套9的截面为环状,成型管1受热或冷却温度均匀,生产出的棒材质量高。
如图3所示,成型管1为平行的两根,第一加热套6、第二加热套7、第三加热套8和冷却套9的截面为带有内圆孔的矩形,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实用新型推棒机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码垛机横移小车升降台同步机构
- 下一篇:暖风芯体冷却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