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生物膜护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585.9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潘银根;潘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银根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生物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膜护创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护烧伤、外伤、手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创面的护创,往往采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和产品,但现有的方法和产品在使用效果上往往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保护烧伤、外伤、手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各种创面性能好的新型生物膜护创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生物膜护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在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外表面覆盖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在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外设置聚氨酯,在聚氨酯外设置对创面进行负压引流的创面负压引流机构。
所述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呈网孔状,即在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网孔,网孔在自然状态下呈缝隙形式,在拉伸状态下呈菱形孔形式;或者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呈圆孔状,即在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圆孔,且圆孔是在自然状态下呈现。
所述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呈网孔状,即在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网孔,网孔在自然状态下呈缝隙形式,在拉伸状态下呈菱形孔形式;或者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呈圆孔状,即在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圆孔,且圆孔是在自然状态下呈现。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用于保护烧伤、外伤、手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各种创面,控制创面感染,增加负压引流系统,促进创面愈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网孔状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圆孔状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生物膜护创系统,包括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异种脱细胞生物膜的制备方法见中国专利CN102580140A)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1,在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外表面覆盖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2,在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外设置聚氨酯10,在聚氨酯外设置对创面进行负压引流的创面负压引流机构(创面负压引流机构采用市售产品,由引流管3、医用贴膜4、止逆夹5、三通直管6、连接管7组成)。
所述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呈网孔状,即在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网孔,网孔在自然状态下呈缝隙8形式,在拉伸状态下呈菱形孔形式;或者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呈圆孔状,即在异种脱细胞生物膜或含抗菌成分的异种脱细胞生物膜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圆孔9,且圆孔是在自然状态下呈现。
所述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呈网孔状,即在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网孔,网孔在自然状态下呈缝隙形式,在拉伸状态下呈菱形孔形式;或者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呈圆孔状,即在医用活性碳功能敷料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圆孔,且圆孔是在自然状态下呈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银根,未经潘银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
- 下一篇:一种护目镜手动开合的焊工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