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升降机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426.9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7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闵志华;聂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00 | 分类号: | B66B1/00;B66B3/00;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刘莹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升降机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也可称为“施工电梯”或者“物料提升机”),尤其是关于施工升降机安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之一,但其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保障施工升降机的运行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传统的施工升降机安全装置主要是采用机械式限位器和防坠器,能够实现对施工升降机超越限位、笼门状态、下降速度过大等危险防护,但存在易于损坏、没有人机交互功能、安装困难等缺点,同时无法对于施工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危险进行有效预防,尤其是对于重量超载、超人数等危险无法规避,同时无法实现楼层呼叫和自动平层功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监测和避免施工升降机各种危险的安全监测预警装置和能够实现楼层呼叫及自动平层功能的自动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智能控制装置
。该装置在施工升降机上安装有智能控制器,在建筑物各高空层面停靠点设置呼叫器,在远处的办公室设置信息管理平台;所述智能控制器,设有微处理器芯片和微处理器与设置在升降机上的高度传感器、载重传感器、倾斜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笼门检测传感器、人数识别模块以及GPS定位信号接收器周围环境摄像头视频信号连接,微处理器还与信息管理平台通讯;所述智能控制器还设有语音设备、显示设备、语音设备与建筑物各层面停靠点呼叫器通讯;智能控制器还与升降机自动控制模块连接,智能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信息,处理后,通过升降机自动控制模块,控制升降机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合多种传感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能够有效掌握施工升降机的空间运动状态、自身结构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升降机超载、超人数、超速度(防坠)、超限位、门锁状态、倾斜等危险的准确判别和准确预警,并能实现有效预警和有效控制;
2.结合近距通讯技术,实现了对不同位置乘客运行需求的接受和运动状态的反馈;
3.结合远距通讯技术,实现了区域内多台升降机的运行状态的显示、统计、远程控制;
4.结合传感技术,不仅实现了对升降机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包括有速度、门锁状态)、荷载状态(载重、人数)的监测,同时也能够对升降机的结构安全状态(倾斜、应变/应力、振动加速度)、驾驶人员及周围环境状态(视频摄像头)的监测,从而能够全方位地保障升降机的安全;
5.结合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升降机空间位置的准确控制,实现自动平层,节省驾驶人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附图2是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1为施工中的建筑物,2为楼层呼叫器,3为近距通讯技术,4为施工升降机,5为升降机智能控制器,6为远距通讯技术,7远程信息管理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2所示,某工地有一栋20层在建建筑物,安装了2台双笼施工升降机,为了能够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需要设置15个施工升降机停靠点。为了保证施工升降机的人员和财产安全以及提升现场的运输效率,拟在二台双笼施工升降机内安装4台升降机智能控制器(每笼须安装1台),在15个施工升降机停靠点分别安装一台楼层呼叫器,另可将4台升降机智能控制器接入到升降机远程信息管理平台。
升降机智能控制器能够监测升降机运动状态(高度、速度、笼门状态)、荷载状态(重量、人数)、自身安全状态(倾角、应变/应力、振动加速度)以及驾驶室和环境状况的视频监控。升降机智能控制器基于测量得到的本机数据,结合智能分析计算实现对升降机超载、超人数、超速度(防坠)、高度限位、门锁状态、机身倾斜、轨道不平顺等多种危险的监测和判别,并能依据判别结果采用声、光、图像、通讯等方式实现预警,并可智能对升降机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能够接受楼层呼叫器的运送请求和笼内人员输入请求,依据升降机当前的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自动控制升降机达到指定的楼层,并能准确平层。此外,能够将监测数据实时存储在升降机智能控制器上,实现黑匣子功能,为掌握升降机运行状态及事故认定提供可靠依据。结合远距通讯技术能够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程管理平台上,实现远程信息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